从“三破三立”中实践群众路线

2014-09-13 09:24:14 来源:临汾新闻网

习近平总书记在《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实干兴邦,空谈误国。这个道理,我们都要牢记在心。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为民务实清廉,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做到讲实话、干实事,敢作为、勇担当,言必信、行必果。”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重要部署。就一个金融工作者,尤其是基层金融工作的管理者,如何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契机搞好金融工作,随之成为当前必须认真研讨的重大课题。作为国有四大商业银行的机构管理者,只有立足岗位,恪守责任,付诸行动,才能真正把群众路线的“核心”学在脑里、“精髓”贯穿行动。

一、要破除陈旧观念的障碍,树立“新三农”服务观念毛泽东同志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强调:“‘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而要这样做,就须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这种结论,不是甲乙丙丁的现象罗列,也不是夸夸其谈的滥调文章,而是科学的结论。”农业银行承担着服务“三农”的历史重任和光荣使命,在传统“三农”向现代“三农”转型的历史时期,银行也要在支持手段上,不断推陈出新。坚决打破传统农耕思维束缚,培养战略思维和世界眼光,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格局中审视和把握金融的科学发展。一是要根据新型“三农”特点,以适应“公司+基地+农户”的新型县城经济发展模式为出发点,积极开办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相配套的农户、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为重点的农户贷款,同时根据“三农”需求,开办个人生产经营贷款,农民进城务工贷款,农民返乡创业贷款等产品,同时根据新农村需求,要积极设计农用水利改造专项贷款,大型农业机械设备按揭贷款,特色产业基地建设贷款,地方资源开发贷款,科技农业生产推广贷款等,对农业产业化企业,可开办“企业+协会+基地+农户”的订单农业贷款业务;二是要深入研究国际、国内金融市场,积极借鉴同业有特色、有市场的金融产品,结合国内“三农”形势和信合特点,加以改造和制作,推出新一代的具有时代气息,又能充分推广的金融产品,以此赢得农村的高端客户和主流客户群;三是要围绕县域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带来的市场机遇,着力打造对县域城镇化、能源、交通、电力等基础建设、工业园区以及优质农业产业化项目的信贷产品。同时要顺应现代化产业链发展趋势,积极开展产业链金融服务。

二、要破除利益固化的藩篱,树立“大经济”发展意识邓小平同志在《马列主义要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一文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含意或任务,如果用概括的语言来说,只有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有人说,商业银行的价值就体现在盈利,我认为作为一个金融企业,它最大的价值就是甘当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责任,只有与当地经济同步发展,才能实现其根本价值。新时代明确了农行改革的总体思路和发展方向,深化了农行为“三农”服务的市场定位和责任,在实际工作中,要以此为指针,紧紧围绕平阳支行所处的尧都区商尧文化,尧王台现代农业示范区规模化,以煤电、煤化工、钢铁、铸造、建材、医药、电子等产业工业链条,以餐饮、商贸、物流等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兴起,金融、科技、信息等服务业日趋繁荣的特点进行存贷主营、电子产品拉动、代理业务助推的金融服务,运用电子银行产品开路,小额惠农贷款助推的手段,支持农民经商,繁荣当地经济,实现政府、农民、银行多赢。同时主动把自身利益“划归”到国家政策的大利益之中,对民营企业贷款发放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在具体措施上实施“环保型企业优先支持;过热企业限制支持;包括污染企业在内的所有抑制企业不予支持”的措施,真正担起支持当地经济的重任,从重点项目贷款,企业短期流资和票据融资等多方投入资金,支持当地区域性经济的发展。

三、要破除坐而论道的作风,树立“执行力”第一思想习近平同志在《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中指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党章就是党的根本大法,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规矩。在各级党组织的全部活动中,都要坚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自觉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党的意识、宗旨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切实做到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要真正让人实干、大干、会干,需要完善两个机制。一是激励机制。要根据员工的不同岗位,采用不同的激励政策、手段和方法。

做到岗位职责与业务指数、工作成效挂钩考核,使每名员工放在同一起跑线上,拉开分配差距,使员工想有奔头、干有甜头、劳有所获,从而激发起全员工作创造性和制度执行力。二是约束机制。首先要从关爱员工为切入点,坚持民主决策,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凡事从员工中来到员工中去,倾听各方面意见和建议,使所有推出的制度规章,既民主科学又便于操作,既突出了特点也达到了实用。同时要建立、完善和创新包括经营管理、市场营销、业务操作、金融服务和内控监管在内的一系列制度与流程,使员工明确岗位职责要求和操作规范。通过规章制度的建立、教育、落实,使员工牢记本职、本位必须遵循的岗位与规章,明确违反制度规定将承担的责任后果,并要制度之下人人平等。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执制不严,甚至破坏制度而发生案件事故的,必须照章办事,依法处理,切实维护制度的尊严,保障制度的执行力,以强化制度的保障作用与特有效能,提高全体人员的约束力。

(作者系农行平阳支行党委书记、行长 杨午阳)

责任编辑: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