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莫忘“穷亲戚”

2015-02-14 10:01:48 来源:临汾新闻网

“我一直牵挂着你们。”暖和不暖和?”菜便宜吗?”……这是习近平总书记1月19日在云南看望鲁甸地震灾区干部群众时的一声声亲切的问候、一句句温暖的嘱咐。新年伊始,工作千头万绪。在这样的特殊时节,习近平总书记心系鲁甸地震灾区,将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灾区群众家门口,表达着习近平总书记浓浓的民生情怀和民本理念,这正是我党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体现。

新春佳节就要到了,这是人们集中走亲访友的传统时节。

这时,我们的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不妨俯下身子,眼睛向下看、身子往下走、耳朵往下听,像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那样,常去贫困地区走一走,常到贫困户家里坐一坐,常同困难群众聊一聊”,到基层去结一结“穷亲戚”、走一走“穷亲戚”。

走“穷亲戚”,就是要到基层一线多串门、问疾苦、察民情、接地气。当前,虽然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还有不少农村贫困人口,即便在城市,也有相当数量的低收入群体。春节临近了,他们的年货备得怎样?他们的生活状况如何?他们有什么具体困难?他们最盼望的是什么?如此等等,只有深入到田间地头,进门入户,与“穷亲戚”坐在一条板凳上,才能掌握到真情实况。

走“穷亲戚”,就要脱下皮鞋、穿上布鞋和胶鞋,与群众打成一片、风雨同舟。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会沉淀多少真情。”多和群众交朋友,把群众在干什么、想什么装到心里,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带着真情,真正走进一线,深入老百姓家里嘘寒问暖,看粮袋、掀锅盖、摸被褥”,拿出排忧解难的诚意,带上雪中送炭的温暖,送去脱贫致富的良策,让“穷亲戚”真受益、得实惠。

过年莫忘“穷亲戚”,生动反映出各级干部的工作作风、工作态度、工作方法。走“穷亲戚”走得好,可以温暖一个人、感动一群人。如何让走“穷亲戚”深入人心?笔者认为,各级干部在“走”之前必须满怀深情,用心、用脑,带着责任、带着目的,老老实实地“走”、真心实意地“走”,少些锦上添花、多些雪中送炭,真正让“穷亲戚”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作者:严水泉

责任编辑: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