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转变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

2015-03-28 10:11:12 来源:临汾新闻网

    当前,世界经济仍处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总体延续缓慢复苏态势;全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呈现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增长速度正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结构调整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存量与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增长点。这是中央审时度势做出的重要战略判断,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既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也是我们做好今年经济工作的基本遵循。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加快“六大发展”和法治建设的开局之年,更是我县稳步推进“美丽曲沃、幸福家园”建设的重要一年。做好全年的经济工作任务繁重、意义重大。我们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市的决策部署上来,立足我县县情和发展阶段,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未来,抓环境就是抓软实力、抓竞争力,抓作风就是抓影响力、抓生产力”的理念,主动适应新常态,一心一意谋发展,凝神聚力抓改革,全力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新的期待,我们将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

    深入实施工业经济转型突破行动计划,推动工业产业由“一钢独大”逐步向“多元壮大”转变。

    要把工业转型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导和重点来抓,大力改造提升传统工业,积极培育壮大新型工业,努力使工业经济朝着规模、集约、多元发展的方向迈进。要全力推进钢铁企业集团化发展。鼓励支持立恒、通才等企业积极探索和尝试集团化融合发展新模式,以参股、入股、控股的方式,联合有合作意向的央企、国企以及周边钢铁企业组建晋南钢铁集团,力争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电子商务、网上直销,最大限度地减少中间环节、降低运营成本,进一步提高千万吨级钢铁工业园区各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和区域竞争力。要全力推进传统工业循环化发展。着眼产业链条的健全完善和废气、废渣、废水的全面综合利用,加快通才公司120万吨球团竖炉、1.1万立方制氧和立恒公司220万吨选煤、180万吨白灰窑、1.5万立方制氧及升压站、变电站等配套项目建设,积极推进通才公司50万吨钢渣综合处理、立恒公司福瑞鑫污水处理二期等项目建设,力争年底前全部投入运营,切实通过全循环、再利用增强传统工业的核心竞争力。要全力推进新型工业规模化发展。认真落实中央、省、市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特别是要借力全省实施金融振兴计划这一契机,建立健全金融服务体系,支持推进企业上市,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着力加快中小企业孵化基地和小微企业创业基地建设。加紧完善三星精密铸造园区总体规划,大力推进年产20万吨铸造基地一期标准化厂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密切关注东部地区相关产业梯度转移的实施进度和工作动态,加大同相关企业的联系和沟通力度,力争引进2个-3个或更多的诸如精密泵阀等与铸造相关联的产业入驻我县;加快马庄新型装备制造园区内亚华制盖年产3亿只瓶盖生产线建设,确保年内投产达效;加紧推进紫金山黄金产业开发园区前期各项工作,尽快完善手续,力争步入实质性建设阶段;按照市政府统一规划和具体安排,适时启动山西国际陆港曲沃项目园区的路网建设工程,为吸引企业入驻创造条件。与此同时,要积极协助江苏正信集团和能新集团办理300兆瓦和150兆瓦两个光伏发电项目的相关手续,力争尽快启动建设;加强与上海华仪风电集团的联系沟通,年内完成测风工作,着力为项目实施打牢基础。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逐步在全县形成以冶金焦化、装备制造、精密铸造、物流贸易、黄金开发、新型能源为支撑的互联互动、多元发展的现代工业产业体系。

    深入实施“晋之源”农业品牌打造计划,推动农业产业由“示范建设”逐步向“全面提质”转变。

    要按照“规模质量效益并重”的要求和“市场化引导、区域化布局、园区化发展、规模化经营”的思路,坚定不移发展“晋之源”农业,在不断完善八大农业园区水、电、路和网络、技术服务等条件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规模发展、科技创新、质量提升和市场效益,努力使农业产业朝着生产高效、产业集约、产品安全、效益稳增、环境美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阔步前行。要继续加快园区建设,推进产业规模和产品质量的双提升。

    紧紧抓住我县被确定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这一机遇,继续大力实施“晋之源”系列农业园区扩容提质工程,依托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园区试点等项目,加快晋之源曲村现代农业园区市场建设,推进晋之源磨盘岭现代农业园区旧棚改造和无土栽培技术推广,加紧完善晋之源里村红提葡萄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对这3个园区及其周边的2万亩农田进行高标准改造,确保年内全面完工。尽快启动晋之源高显汾河滩涂循环农业园区QQ农场、果蔬区、花卉区、水稻区等特色板块建设,着力推进晋之源太子滩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浍河北岸生态农业观光园区、北董优质大蒜园区和杨谈精品水果园区的产品提质和种植模式创新,确保全年新发展设施果蔬2000亩、露地果蔬2000亩;要加快杨谈根茂畜牧养殖园区建设,进一步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并加快核心示范区建设,着力为全县畜牧业发展树立新标杆,努力形成种植业和畜牧业齐头并进、融合发展的“晋之源”大农业发展格局。要加快产业化进程,促进农民收入和产品效益的双提高。继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搞好农村土地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在三个农村试点取得良好成效的基础上,全面推开此项工作;积极推进壹家人面粉原粮仓储、迈乐肥业有机肥生产线等项目建设,确保年内投产达效;引导鼓励立恒百利、万盛新农业、欣旺牧业、太子湖食品、景明山泉等农业企业积极与大企业、大集团开展合作,不断延伸产业链条,进一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积极做好新型职业农民技术培训工作,确保年内达到1300人以上;要切实抓好农村专业合作社的示范建设,加大对农产品销售市场的规范力度,不断创新营销模式,着力提升“晋沃”品牌的市场影响力,有效解决我县农产品优质不优价的问题,努力实现农民收益最大化。实施高标准节水示范、农田整治、土地综合开发工程,年内确保完成涉及40个村、4.7万余亩土地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任务,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晋之源”农业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深入实施“晋文化”旅游品牌打造计划,推动文化旅游业由“培育亮点”逐步向“系统开发”转变。

  要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三产发展的重点,通过多元投入、强点扩面和全方位宣传推介,努力将文化旅游业打造成全县经济发展新的支撑点和增长极。要统筹建管,做强景区。编制完成全县文化旅游总体规划,切实为各景区景点建设提供指导性发展依据。要按照5A级景区的标准,进一步完善晋国文化旅游区核心景点—— —晋国博物馆的相关服务设施功能,不断提高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要加快桥山黄帝文化风景区缆车安装和售票中心、景区山门、祭祀广场及旅游道路等项目建设,加快实施太子滩温泉休闲度假区二期度假村工程建设,尽快完成浍河自然风景区晋都民俗风情园明清四合院、仿晋餐厅、道路绿化、园林亮化等二期工程建设,力争国庆节前3个景区全面竣工。要整合资源,做大景区。继续推行《曲沃县古建筑认领保护暂行办法》,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入,积极做好6大景区周边的下陈黄帝庙、南林交银杏树、靳家祠堂等文物古迹的认领保护和修缮开发工作;加紧推进曲村—— —天马遗址文物保护与展示项目的规划设计、立项审批等工作,加快晋国文化产业园、《晋国风云》大型演艺综合体等项目的招商引资工作,着力通过整合开发文化遗存、引进文化旅游项目,进一步丰富各景区的内涵。与此同时,要围绕“六区一线”旅游线路的开发和建设,充分整合全县工业、农业、城建等方面的特色、亮点和资源,把已经建成的晋园、申园和下一步即将规划建设的绛园、顾园纳入其中,在全县形成以“晋文化”为主打品牌的“六区四园”文化旅游新格局。要强化宣传,做活旅游。

    围绕“四个一”宣传营销工作重点,在一部《晋国史》已经出版的基础上,认真完成好发行一套文化旅游画册、制作一部文化旅游宣传片等工作,积极筹划、精心组织举办一次文化旅游推介会。与此同时,要充分利用网络、电视、微信、微博等现代媒介对我县文化旅游产业进行对外宣传,切实通过全方位的包装推介和坚持不懈的广泛宣传,让“诗经山水·晋都曲沃”的知名度越来越高,让“晋文化”品牌的影响力越来越强。

    (作者系曲沃县县长) 郭惠勇


责任编辑: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