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有关“爱心活动”的消息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登上网络,键入“爱心活动”一词,便有“爱心公益”、“爱心助学”、“爱心支教”、“爱心出租”、“爱心包裹”等等活动的消息,可以说是,天南海北遍布全国、形式各异包罗万象。
种种爱心活动的广泛开展,不仅弘扬了民族正气、彰显了人间温暖,而且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一些党政机关、国有企业、民间团体、大中院校相继成立了志愿者服务团体,投入到了爱心活动的热潮之中。
开始,群众听其言,打心底里高兴,毕竟这些温暖送进了山村、送到厂矿、送到了基层,送到了那些急需要帮助的人群和团体的心里。后来,群众更愿意观其行,看一看具体的效果如何,有些效果好让人备受鼓舞,有些效果差也让人心头一热,但是还有一少部分只是“活动而已”,其爱心对象往往都不是具体的人和事,而是一种“现象”。久而久之,民众对这些“现象”不再感动了,反而有点像在看戏,知道那些都是爱心“秀”,当不得真。
最近,有两件事情让我愤愤不平:一则是市区某校社团为了有一张与贫困孩子的合影照,没有活动策划、没有活动准备,甚至没有活动目的,就急匆匆地搞了一场“作秀式”爱心助学活动。二则是从事公益活动多年的好友,多次被同事、朋友冷嘲热讽为作秀,他不加理会依然如故。
为何一个是公然作秀,却反以为荣满不在乎;一个是被人诬陷为作秀,却坦然处之一如既往。看来爱心的关键不在“秀”上,那么,爱心“秀”在社会上为何得以长期存在呢?或许是出于以下几种原因吧。
一是出于盲从,一些人虽然抱着善良的愿望,但是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别人做活动,自己也跟着做,至于是对是错不考虑;二是出于虚荣,只是从为了获得别人赞许和诱人荣誉的角度出发做活动,满足自己内心虚荣;三是出于形式,上级有任务、单位有要求、机关有规定,学校有作业,本意不愿为而为之;四是出于炒作,围绕既得利益搞活动,没有一点爱心可言。
当然,笔者在这里冷嘲热风地说了一大堆,并不是说“秀”不重要,而是希望提醒许多想爱、敢爱、愿意爱、需要爱的人:爱无需“秀”。
责任编辑: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