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当今我们倡导勤俭节约不仅是对这一美德的传承,也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诸多严峻挑战面前战胜困难、赢得胜利的法宝。
纵观历代王朝兴衰史,我们不难看出,执政者的节俭还是奢侈,直接决定这一个国家成与败的命运。
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咏史》一诗中说道: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最具典范的例子就是隋朝二帝,隋文帝节俭治国,在位20多年,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隋炀帝荒淫奢侈,将其父文帝的殷实国产消耗殆尽,死于非命。文帝与炀帝,一俭一奢,一兴一亡,成为历代君臣安邦治国活生生的教科书。
由此可见,奢靡之始,危亡之渐。铺张浪费祸国殃民,不仅造成物资的浪费,还罪及腐败,有亡国的危险。历史使我们深刻认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它告诉我们: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繁荣昌盛的。当今,我们的政党只有保持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优良传统,才能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同甘共苦,保持同群众的血肉联系;只有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才能有效地从源头上预防腐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近年来,个别党员干部不注重小节,利用公款大吃大喝、铺张浪费,失去群众对我们党的信任,损害党的威信和政府的公信力,广大干部群众对此反映强烈。
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日益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不论从“八项规定”、反四风”,还是到目前正开展得如火如荼的党的群众路线,都表明了中央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现如今,我们不仅在全党、全社会掀起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浪潮,还将其制定成条例,用法规来狠刹浪费之风,从源头抵制腐朽没落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侵蚀,抵制歪风邪气,弘扬新风正气。这种做法深受广大党员和基层群众的欢迎。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不仅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责任,更是我们党凝聚民心民力、成就事业的一种强大力量。各级各部门尽早推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相关制度,倡导广大党员干部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作好表率,以良好的党风政风,带动整个社会风气的转变,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蔚然成风。
作者:贾佳
责任编辑:巩鹏
上一篇: 襄汾县推动基层党建工作规范化
下一篇: 爱无需“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