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开启了“中国之治”的新篇章,创新基层党建和社会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基层治理需要做好的一篇大文章。谋大事必先观大势,开新局必先知变局。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冲击和不确定性,引发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诸多具有新特点的新变局。面对这些新变局,我们要置身在新变局中来思考,认清自己的定位,把握好谋大局、开新局的发力点和突破口,合力搭好基层治理的“四梁八柱”。
把握舆论“定调子”
要让群众更多知道党和政府正在做什么、还要做什么。这是信心之源,也是宣传舆论要牢牢把握的重点任务。要围绕“三个统筹”,即统筹网上网下、国内国际、大事小事,着力强化显政,把握舆论方向。通过开设党员微信群等方式,打造“指尖上的党建”,及时传播党的声音、部署相关工作、普及党务知识。注重从主流媒体微信公众平台了解好做法、好经验,树好典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善于运用融媒体平台,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领导关注的焦点,结合具体情况激发舆情正能量。逐步实现党支部和党员,党员和群众紧密互动,最大限度保障党员群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统筹做好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经济形势等宣传,为舆论导向融入更多暖色调。
围绕变化“开方子”
坚持全程治理,完善事前事中事后全程治理机制,形成从源头到末梢的完整治理链条,下绣花功夫,把每个环节的工作做扎实、做到位,确保不出纰漏。要及时回应群众利益关切,领导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努力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治理成效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升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自觉性。发挥社区文化引领作用。组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激发群众主人翁意识。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开展相关知识培训,让群众掌握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内容、形式、流程和规则等,提升群众参与能力和水平,夯实群众有序有效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基础。
因势利导“梳辫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社会发展,既是一场大战,更是一场大考”。要创新加强新时代基层组织建设,构建起现代农村社区组织体系和动员机制,进一步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确保“平时好用、战时管用”。体制上要用活“存量”。畅通群众参与渠道,搭建多元化协商平台,并以制度化的方式固定下来,有利于改变基层社会治理手段单一、资源匮乏的状况,进一步拓展群众参与的广度和深度。机制上要用足“增量”。以党建引领基层建设,借鉴好办法,探索新机制,切实增强基层组织战斗力和社会组织协同力。手段上要用好“变量”。加快基层社会治理智能化建设,发挥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乘数效应,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智治”水平。
实践表明,变局潜藏危机,危机孕育转机。知变局、辨变局的目的就在于拨清迷雾、厘清脉络,就在于找准机遇、因势而谋。作为一线工作人员,既要有宏观的广阔视野、又要有微观的操作能力,既要能谋划思路、又要有推动落实的套路,既要看得出问题、又要拿得出破解问题的对策,在关键时刻有担当、有魄力,站得出来、冲得上去;在危急关头有定力、有能力,临危不乱、指挥若定,给群众以力量,给社会以信心,为党争光分忧。只有这样,才能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中起到引领表率作用。要勇于在风险挑战中经受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不断提升政策运用能力、智能化技术应用能力、风险预警防控化解能力、社会治理基础管理能力、群众工作能力、舆情引导管控能力、狠抓落实能力,练就化解重大风险、维护社会稳定的过硬本领,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践中大显身手、作出贡献。
(作者系汾西县对竹镇前坡村第一书记)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