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海燕:发挥公益诉讼职能 守护和谐美好家园

2022-07-09 09:37:24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检察机关开展公益诉讼,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效能的一个真实写照。

  近年来,襄汾县人民检察院在公益诉讼检察工作中,以办好群众身边的“小案”为切口,认真践行能动履职理念,积极探索“检察监督+行政监管”办案模式,通过重点办理环境资源保护、河湖生态保护、公共安全保护等领域的案件,以检察公益利剑守护和谐美好家园。

  为文物古迹筑起“保护墙”

  襄汾县素有“金襄陵、银太平”之称,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拥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019处。

  位于邓庄镇北梁村的灵光寺琉璃塔,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史料记载,邓庄镇灵光寺琉璃塔创建于唐贞观年间,原本为13层的楼阁式砖塔,在历经风雨、自然灾害的侵蚀下,现仅存7层。2020年,襄汾县人民检察院在履行公益诉讼监督职责中发现,灵光寺琉璃塔没有划定保护范围,周围被农作物及杂草环绕,而且该塔顶层严重损坏,其塔身部分砖块和琉璃瓦均存在破损情形。针对这一情况,该院通过磋商的方式与文物保护部门沟通协调,督促其加强保护。文物保护部门收到检察建议书后高度重视,经过层层上报审批、工程招投标、聘请专家等程序后,遵循“修旧如旧”的理念,历时两年多,投资200余万元,在采取不改变文物原状和最小干预修复方式的情形下进行了抢修。目前,邓庄镇灵光寺琉璃塔已完成修缮工作,通过公益诉讼的督促履职,这座千年古塔又重新焕发出昔日荣光。

  襄汾县人民检察院始终秉承保护公益的初衷,积极探索“检察+”履职新模式,通过加强与相关行政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将“回头看”工作常态化,共同致力于辖区内的文物保护。通过开展“回头看”工作,曾经摇摇欲坠、破败不堪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汾城镇北贾坊魁星楼和襄陵镇城隍庙钟鼓楼均得以重新修缮。

  为湿地河湖织就“防护网”

  双龙湖,2019年12月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批准为“国家湿地公园”,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湿地景观。2021年4月,襄汾县人民检察院在履职中发现,双龙湖沿湖垃圾堆了一米多厚,湖面上漂浮着大量生活垃圾。摸排到这一线索后,立即启动公益诉讼诉前程序,紧紧围绕垃圾来源、河湖管护工作以及对环境造成的损害等方面展开调查、核实、取证。针对双龙湖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问题,立足职能定位,积极探索“河湖长+检察长”联动工作机制,主动与相关行政职能部门对接,向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督促协调行政监管部门和河湖管理部门依法全面履行职责。各相关行政职能部门收到检察建议后,高度重视,通过召开联席会议分析研判、制定整改措施、加强部门协作、开展联合执法等,合力破解双龙湖生态治理难题。经过近一个月的奋战,湖面覆盖10余亩的垃圾和湖岸1米多厚的“垃圾山”终于被清理干净,双龙湖又恢复了昔日波光粼粼、碧波荡漾的容貌。

  一纸检察建议书,就能成为撬动巨石的杠杆。2020年6月,襄汾县人民检察院通过向相关行政职能部门发送检察建议书,整治了一起长期在河道管理范围内倾倒生活垃圾的行为。2021年5月,针对辖区内三官峪、豁都峪等河道内不同程度堆放石料石粉、生活建筑垃圾、煤矸石等杂物情形,该院通过8份检察建议书,督促相关行政职能部门对河道内的“堵塞物”进行了清理,畅通了河道,提高了河道行洪能力,最大限度地保障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自2019年以来,襄汾县人民检察院共办理涉河湖生态领域案件23件,督促整治河道100余公里,清理受污染水域面积10余亩,清理违法堆放的生活建筑垃圾5万余吨,督促关停和整治废品收购站两家。

  为古树名木撑起“保护伞”

  千年古树是“活文物”,它承载着一个地区不可磨灭的乡土记忆。然而,部分古树名木因日常监管不到位,存在在古树上悬挂灯笼、私拉电线等情形,严重影响了古树的生长安全。

  襄汾县人民检察院积极探索“行政监管+公益诉讼”林木资源保护模式,有针对性向相关行政职能部门发出诉前检察建议,督促相关行政职能部门制定可操作性的保护措施,将古树上缠绕的电线和悬挂的灯笼予以拆除,让千年古树不再“负重”生长。

  相关行政职能部门收到检察建议后高度重视,立即召开了“古树名木保护问题整改工作会”,并利用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对辖区内古树名木监管不到位的情形进行了一次全面摸底排查,对古树上悬挂灯笼、私拉电线的行为进行了全面整治。对于未设立古树名木保护标志牌和围栏设施的情形,林业部门根据古树名木的年限及需要保护的重要程度,分批次、有计划地制定了保护方案,并将严格按照方案要求逐批保护。

  一场关于古树名木公益诉讼保护的专项行动,推动了全县13个乡镇全面落实古树名木的保护养护工作,提高了村民保护古树名木的意识,也实现了检察公益与行政履职的双赢效果。

  (作者单位:襄汾县人民检察院)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