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速公路反腐倡廉制度建设进程

2013-12-28 10:05:59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一、当前影响和制约制度建设的主要因素(一)思想观念认识不到位靠制度反腐,是有效预防腐败、构建惩防体系的基础性工程。在一些部门和单位,有少数党员干部对此认识不足,有的认为抓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是走过场,搞形式主义,没有多大实质性意义;有的认为制度建多了,条条框框束缚了手脚,不利于工作的开展;有的认为制度建设是纪检监察部门的事,职能部门不必花太多时间和精力去做务虚的工作。

(二)制度的修改与完善不及时很多单位建立了不少制度,但有些制度的缺陷比较明显:一是缺乏系统性,二是缺乏针对性,三是缺乏可操作性,四是制度落实不到位。

(三)贯彻落实缺乏足够的监督力当前,一些腐败问题频频在某些领域发生,并不是这些领域没有这方面的制度,而是有制度不执行或不认真执行,从而使制度成为一纸空文。

(四)追究问责的力度不够硬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党员,谁违反了制度谁就要受到责任追究。但在实践中,有不少部门和单位对违反制度的情况通常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认为对于一些轻微的违纪违规行为过于较真会影响工作,不到严重违法违纪不予理会。

(五)宣传教育不到位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不仅能有效预防和治理腐败,更能规范行政行为,提高行政效率,促进社会公平,营造风正气顺、人和业兴的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目前反腐倡廉工作制度建设的对策(一)着力加强反腐倡廉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推进反腐倡廉,教育是基础。当前,迫切需要加强、深化和改进反腐倡廉教育,主要是:1、突出教育主题。要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不断深化理想信念教育,深化廉洁从政、廉洁执法、廉洁司法教育,引导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2、创新教育方式。要把反腐倡廉思想教育融入领导干部的选拔、管理、使用、培训等各个环节,坚持自律与他律、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

3、扩大覆盖范围。要面向全党全社会,扩大反腐倡廉教育的覆盖面,加强勤政廉政先进典型的宣传,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增强干部群众反腐败的信心。要倡导廉政文化,促进全社会树立“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气。

(二)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所谓制度,是旨在推动社会进步,要求各社会成员必须遵循并相对稳定的行为准则。所谓反腐倡廉制度,是旨在预防和惩治腐败行为、促进领导干部清正廉洁,要求一切掌握着公权的领导干部必须自觉遵循并相对稳定的行为准则。反腐倡廉制度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1、体系性。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不是单一的,而是由一系列相关制度及其体制构成,是一种制度体系,包括干部教育制度、干部选任制度、权力制约制度、权力监督制度、干部问责制度、预防腐败制度、司法惩治制度以至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制度等等。

2、覆盖性。反腐倡廉制度体系覆盖全体掌握着公权的一切领导干部及其所管的人与事,不应有制度空白和漏洞,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许有任何特殊人员存在。

3、强制性。制度如同法律,一旦形成,所有人必须无条件遵循,制度执行力直接关系到制度的有效性,缺乏强制性和执行力的制度形同虚设,甚至会带来更大隐患。

(三)加强制度执行的问责机制建设。

1、强化监督检查,加强监督制度建设不受监督的权力必须产生腐败。要抓紧制定完善党内监督、党内决策监督、党内民主监督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形成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机制。要在监督上实行“一个前提,两个结合”。

2、增强创造力,强化反腐倡廉制度创新的系统性。积极顺应人民群众对反腐倡廉提出的新要求新期待,及时研究反腐倡廉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认真总结反腐倡廉建设的新成果新经验,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目标新任务,不断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创新。实现反腐倡廉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有机统一,尊重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积极借鉴国外防治腐败的有益经验,不断推进制度系统创新,从而保证反腐倡廉制度行得通、管得住、用得好。

高速公路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呈现出成效明显和问题突出并存的特点,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迫切要求我们以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总结和完善反腐败的战略策略,以创新的理念和思路打破当前反腐败工作的困局和僵局。(作者系霍永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纪委书记 段纪辰)

责任编辑: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