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改革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各种矛盾错综复杂,我们需要勇气,更需要高超的政治智慧。哲学是使人聪明的学问,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讲话中,就提到要学哲学、用哲学,把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看家本领,说“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我认为全面深化改革、掌握正确的方法论,应重点把握这样几个方面:(一)掌握系统分析方法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整个世界就是由各种事物相互联系组成的统一体。社会生活是复杂多样的,改革也会涉及到方方面面:有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各个领域;有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有各种利益、多元的价值取向;有中央和地方、城市和农村、宏观战略和具体政策以及各部门之间改革的协同性。我们过去也改革,但全面性不够,系统性和协同性不够。十八届三中全会讲改革,是全面深化的改革,就是看到了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改革的方方面面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每一项改革都会对其他改革产生重要影响,每一项改革又都需要其他改革协同配合。
辩证法要求我们在分析处理问题的时候,要运用系统分析方法,注重思维的系统性、协同性、整体性。要更加注重各项改革的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形成推进改革的强大合力。“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系统思维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站在全局的高度去处理全局与局部、局部与局部的关系,尽可能避免改革的单一化、局部化、碎片化,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偏于一隅,顾此失彼,最终因小失大,贻误全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体现了科学思维的系统性整体性,十指“弹好钢琴”,布好“全国一盘棋”,做到整体驾驭、统筹兼顾,健康推进、全面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全面深化改革是要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仅仅依靠单个领域、单个层次的改革难以奏效,必须加强顶层设计、整体谋划,增强各项改革的关联性、系统性、协同性。
(二)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体现在改革方法论上,就是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
改革要有一个顶层设计、总体规划,这就是来自实践的理论性概括。顶层设计要提出改革的主要目标、主要任务、改革重点、优先顺序、路线图与时间表,对各项改革做出统筹设计、配套协调。目前,改革要全面深化,情势更为艰难复杂,加强顶层设计尤为重要。如果把深化改革比作一场战役,那么顶层设计就是一种宏观思考、战略指导,是保证整个战役取得胜利的路线图;没有它的引领和指导,作战行动就会陷入盲目和被动。
摸着石头过河,就是从实践中获得真知、摸索规律,它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践认识论与知行统一观。它体现了勇于探索的精神,对看得还不那么准、但又必须取得突破的改革,先进行试点,尊重实践、尊重创造,大胆探索、勇于开拓,在实践中取得了经验,开创了新路,增进了共识,看得准了再全面推开。诚如陈云同志在1980年所言:“我们要改革,但是步子要稳”,“要从试点着手,随时总结经验”,也就是要“摸着石头过河”。在全国统一改革方案没有拿出来之前,要积极支持创新试验,鼓励地方创新,取得系列经验,为科学的顶层设计打下牢固基础。
“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的辩证统一关系,习近平总书记讲得很清楚,这就是,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要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前提下进行;加强顶层设计,要在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的基础上来谋划。要基层摸索,也要顶层设计。基层探索可以大胆,顶层设计必须谨慎。
(三)掌握矛盾分析方法掌握矛盾分析方法,通俗地说,就是用两点论观察和处理改革的重大问题。
矛盾分析方法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基本方法。我们观察形势、分析事物、制定政策、解决问题,都要坚持矛盾分析方法,坚持“两点论”。比如说我们看形势,既要看到形势好的一方面,又要看到形势复杂跟严峻的一方面;既不偏离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也不偏废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两个基本点;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全面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坚持改革开放;既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又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运用矛盾分析方法指导改革,要处理好几方面重大关系:一是处理好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解放思想是改革开放的一大法宝,但又要以实事求是为落脚点。解放思想最终是为了做到实事求是;而要做到实事求是,就必须坚持解放思想。二是处理好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的关系。改革是全面的,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领域。改革又是有重点的,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要发挥其牵引作用。三是处理好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改革不能再停留在经验层面、基层探索层面,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四是处理好胆子要大与步子要稳的关系。胆子要大指要坚定改革的决心和勇气,步子要稳指要通盘考虑、理性实施。五是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改革发展需要社会秩序的稳定。发展是改革的目的。如果没有达到社会发展、人的发展的目的,那么,我们的改革就是无意义的。
(四)用群众路线推进改革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它集中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价值观、历史观和领导工作的认识论。
一切为了群众,是无产阶级政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改革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所有人共享改革成果、过上小康生活。在改革的过程中,要始终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及时准确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切实把人民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
一切依靠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之源、胜利之本和战胜一切困难的法宝。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全面深化改革是亿万人民群众的事业,必须充分调动亿万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没有人民群众的改革意愿、积极探索和大胆创造,许多改革新政就不可能产生。目前的改革,其复杂性、艰巨性和紧迫性都大大增强,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创造。改革目标设定、方案设计、措施出台,都要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改革既要从群众中来,也要到群众中去,也就是认识从实践中来、再回到实践中去。“从群众中来”,就是深入群众进行调查研究,把群众的意见要求、创新举措加以总结提升,形成具有指导意义的改革共识和方法。“到群众中去”,就是将继续改革的理论和决策,再运用到实践中去,依靠群众实践落实改革任务、衡量改革成效。这是改革创新持续发展最深厚的力量源泉。
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我们要完成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任务,也需要掌握正确的方法论。只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的方法论,才能从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中把准改革脉搏、把握改革规律,夺取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胜利。(作者单位:市委讲师团 许新年)
责任编辑:巩鹏
上一篇: 构建民意直通新洼地
下一篇: “三个自信”的科学性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