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自信”的科学性浅探

2014-03-29 08:38:55 来源:临汾新闻网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再次重申:“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充满自豪、富有底气地宣告“三个自信”,是因为“三个自信”并不是“空穴来风”,更不是“虚张声势”,而是切实具有科学性,建立在扎实、可靠、坚固、雄厚和科学性基础上的。

首先,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性来看:一是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经过数千年的追寻和实践,中国人民终于发现,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本质属性和客观规律,因而她具备了科学性。二是顺应时代进步的正确方向。中国特色社会道路正是顺应了这一正确方向。改革开放几十年来的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在沿着时代进步的正确方向迈进,因而越走越宽广、越走越光明。三是符合中国人民的根本利 益。生活要富裕、权益要保障、社会要安定、环境要和谐,这就是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在中国,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维护和确保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其次,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来看:一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为指导、为根本、为核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完善、发展和创新。二是具有鲜明的先进性。凡是科学的事物,必然是先进的事物。马克思主义理论已被实践证明是科学的理论,因而也必然是先进的理论。这一理论反映、体现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体现了历史前进的正确方向,反映、体现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诉求,代表了先进事物,因而她是先进的理论体系。三是具有高度的创新性。科学的实质和本性就是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不断创新的科学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是不断创新的科学理论体系。

这一理论体系的提出,本身就是前人所未曾提出的,本身就是一种划时代的创新,本身就是创新的产物。

第三,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性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对国内外社会实践中的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正是在不断对国内外社会实践进行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中逐步建立健全和充实完善起来,并扬长避短、弃旧立新,吸取前人精华、剔除各种糟粕,在扬弃中完善、在批判中升华的。在科学基础上逐渐形成和不断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显然具有天然的科学性。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民族共同智慧的结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由整个中华民族,换言之是由中国最广大人民共同探索、共同研讨、共同追求、共同实践所形成的,集中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共同智慧,并被整个中华民族所认可和接受,因而是最科学的、最具科学性的产物。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反映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愿望和诉求,顺应、符合、维护和保障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正是由于具备了正确性和科学性,才使得“三个自信”能够成立、能够存在、能够做到,而且能够坚持下去、延续下去、发展下去,最终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者系市棉麻实业中心机关党支部书记 杜丽娟 )

责任编辑: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