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民主之本,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优化就业创业环境,以创新引领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让每位求职者都能够有尊严地、体面地就业,努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是事关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的大事,更是实现中国梦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决定》中指出:建立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的联动机制,健全政府促进就业责任制度。规范招人用人制度,消除城乡、行业、身份、性别等一切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和就业歧视。完善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形成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新机制。我市是人力资源大市,市区内高校有7所,从目前形势看,今年是我国也是我市历年来高校毕业生最多的一年,预计将达到2万人左右,如果加上历年积累,预计我市需就业高校毕业生人数在3.5万左右,此外,还有失地农民、下岗工人、新生代返乡农民工、农村新成长劳动力、复退军人等,人力资源总供给量将达到8.5万人左右,所面临的就业压力前所未有。落实好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我认为,应紧密结合我市工作实际,做实以下五个方面的服务。
一是提升服务能力,强化服务意识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过去从未有 过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
例:服务方式、内容单调陈旧,效率不高,机制缺乏活力,求职者甚至对一些免费公共服务不感兴趣,每次招聘活动都是面上轰轰烈烈、热热闹闹,具体落实了多少底子不清;新生代农民工的求职观念发生变化问题,对传统的服务形式不看重、不接受问题等,所有这些,都迫切要求我们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改革服务方式包括拓宽文化知识面,提升执行政策水平,对新科学技术的广泛掌握应用等;加快建设更为现代化的、更能适合时代特征的公共服务平台、场地、方式等。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同他们沟通,为他们提供有效的帮助。
二是拓宽服务领域,优化就业环境要树立起人力资源的理念,要从过去“小人事”的圈子中跳出来。要消除在就业观念上地域、学历、性别、年龄等方面的歧视;会同有关部门加大对“黑中介”的打击力度,净化择业环境。服务对象上,不仅要抓好为本地用人组织的服务,更要作为对外地企业的服务,要为他们来我市吸引劳动力提供相应的公共服务,营造良好的用人环境;制定评比标准,在用人单位之间开展诚信招聘单位“评选活动”,将入选单位在人才市场公开亮相;积极扶持一些新就业行业(岗位)的成长;例如:家政服务业、老年服务业等一些新型产业,帮助他们成立行业协会,引导他们通过行业自律,成为新吸纳就业人员的主渠道;加强乡镇服务平台建设,将服务窗口延伸到乡镇,让广大求职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公共服务。同时,积极加大对劳务品牌的培养扶持,开展创建劳务与输出“一县一品牌”活动;对劳动者也要从单一的劳务输出服务,拓宽到提供政策保护、权利的维护帮助上来。
三是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水平政策不可创新,但落实政策的方法可以创新。要适应形势和社会发展进步的步伐,对过去传统的服务方式进行改革创新,例:在信息的发布、政策宣传方式上,由过去传统的媒介和纸质平台的使用,到声、光、电多媒体的综合利用,以及采用微信、二维码扫描、互联网平台发布等;在人才招聘上由过去组织“庞大的外出招聘团”到带上企业的需求信息资料外出,或进行网上招聘等,既减少开支,也达到了目的;在服务方式上,要在继续做好常规式搭“平台”的同时,多举办有针对性的特色服务。
四是丰富服务内容,增强服务主动性要从过去传统的、单从为双方搭建“平台”的服务,延伸到系列化组合式服务之中,例:可充分利用就业资金组织剩余劳动力开展免费技能培训、创业培训、组织创业就业报告会;增加信息服务内容,在人力资源市场及时公开发布各主要用工地行业基本工资指导标准;主要人力资源集中输出地人力资源供需信息等,减少人员盲目流动;在人才市场定期免费举办维权普法讲法、城市生活基本礼仪和常识;同有关部门建立“农民工维权法律援助服务平台”,为他们提供法律政策咨询,解答服务及各种保障政策咨询;对有创业意愿及素质的创业人员提供小额贷款援助,创业指导帮助跟踪;同时,积极组织落实好各种就业援助活动和就业扶持服务。总之,要不断丰富服务内容,最大限度地为他们提供优良服务。
五是打造阳光服务,树立良好形象在各级服务平台,全面开展创建文明服务窗口活动,实行一站式服务,建立服务承诺制、一次性告知制,将政策依据、办事程序、时限、责任人、监督电话,可享受的优惠政策、收费项目、标准等全部上墙公示,做到公开公正;推行文明用语,树立人社工作者良好形象。
就业工作不仅是人社工作的重点,也是党和政府的重点工作,更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支持与配合。这就需要我们人社部门要勇于担当,积极发挥好职能作用和牵头作用,以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统领,同各部门齐心协力、克难攻坚,为实现中国梦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系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主任 景小卫)
责任编辑:巩鹏
上一篇: “三个自信”的科学性浅探
下一篇: 以群众满意为根本提升服务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