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创新驱动 加快产业转型

2014-05-08 08:35:57 来源:临汾新闻网

随着中部崛起、转型综改区建设等政策叠加效应的愈发凸显,辅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的空间更加广阔,种种迹象显示:2014年,我市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黄金发展期。然而,全市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转型升级任务艰巨的“老大难”问题提醒我们,前进路上终将还会有更多更大的挑战和困难。

改革创新是动力之源,转型攻坚是必由之路。《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创新驱动战略,加快产业转型步伐,拓展转型路径、扩大转型成效,着力破解转型发展中的矛盾和困难,着力创新工业形态、城乡形态、社会形态和发展形态,借助产业结构的大调整,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就是要走一条具有临汾特色的转型新路,通过打造临汾经济社会“升级版”,把转型红利源源不断地释放出来。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脚步,首当其冲是要动真碰硬,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坚持“以煤为基、多元发展”,改造提升煤、焦、冶、电四大传统产业。加快推进煤矿“四矿四化”建设,全市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一级矿井达到10座,其他矿井达到三级以上标准,新增投产矿井20座,原煤产量力争达到8000万吨。继续推进焦化行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焦化产能370万吨,延伸煤化工下游链条。推动区域钢铁企业联合重组,支持组建晋南钢铁集团。提升钢铁企业装备水平,加快产品升级换代,淘汰落后钢产能260万吨、生铁产能33万吨。促进电力工业高效清洁发展,积极推进低热值煤发电项目的申报和核准。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脚步,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是响应“创新驱动”的核心战略。加快发展装备制造、新能源、新型材料、电子信息等产业,以煤炭机械、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配件、家电配件为重点,不断提高装备制造业产品生产工艺水平和市场占有率,稳步向总成和整机装配延伸。

着重发展风电、煤层气、光伏等新能源产业,重点加快梅亿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浮山华润风电、永和煤层气开发利用、侯马志盛150兆瓦太阳能电池组件等项目。承接沿海电子产业转移,打造由新百佳数码等一批龙头企业组成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加快侯马开发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等本地电商平台建设。大力发展新型建材和高性能结构材料等新型材料,重点抓好鸿鼎10万吨新型分离材料、晋盛微晶石、山西普泰发泡铝二期等项目。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脚步,还应高度重视现代服务业对其的助推引领作用。通过大力发展文化、旅游、物流、金融等产业,带动服务业发展提速、水平提升、比重提高。整合重组优势资源,推进文化创意、文化传播、文化产品制作、文化娱乐等产业发展,重点加强剪纸、刺绣、锣鼓等“非遗”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围绕创建“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城市”,推进大槐树、壶口等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汾河公园、东岳庙、彭真纪念馆等4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实施晋国都城大遗址保护与核心地带规划开发,晋国博物馆建成投用。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将物流业发展与城市建设有机结合,重点推进山西国际陆港、临汾空港经济区等现代物流园区建设,努力把我市打造成为全国性的现代物流枢纽城市。充分发挥驻临金融机构服务发展的重要作用,积极引进更多商业银行、保险公司、信托担保机构落户临汾;大力发展金融租赁、投资组合、商业代理、保险中介、消费信贷等金融业务,增强金融服务功能;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促进农村信用社向商业银行转变;积极发展育幼养老、家政服务、健康休闲等服务业。

(临汾日报评论员)

责任编辑:邱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