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话: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重点是强化宗旨意识,让群众满意。近年来,安泽县委、县政府把“事有人管、事要解决、人要幸福”作为全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植根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作为转变工作作风、创优政务环境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从建立和完善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入手,创新实施了以“三级中心、一网一格”为主要内容的“311”党建联动服务体系,铺设了民诉民愿快速反映的“高速路”,构筑了政府部门和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大平台,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服务群众网络的全覆盖。
“三级中心”即在县、乡、村三级建立党建联动服务中心,在县直单位建立便民服务室,整合人力资源组建三级联动服务队伍,打造一个“一门多政”的服务窗口。一网”就是整合基层党建网、阳光农廉网、平安创建网等网络资源,搭建集涉农政策、党务公开、诉求直达等多功能的网络服务平台。群众“有难题,点鼠标”,获得了“全天候、不下班”的网上服务。一格”就是将全县4个社区和103个行政村,划分为323个服务网格,在全县同步实施“网格化”服务。为保障“311”服务体系的顺畅运转,服务群众取得实效,该县制定了首问接待、首办负责、限时办结、联动预约、重大事项会商、信访陪访、服务评价、责任追究等16项制度,形成了一个首尾相接、环环相扣的责任链条,使为民办事责任细化,程序严密,无缝隙对接。通过制度的约束和激励,促使各级干部持续转变作风,主动面对面服务群众,构建了村级主动服务,乡镇、机关开门服务,全县上下联动服务的大格局,确保了群众大事小事有人管,提升了百姓内心的幸福感。
安泽县用“311”工作机制把党员干部推向了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把服务延伸到群众的家门口,用干部的辛苦度换来了群众的满意度,受到了群众的好评和领导的肯定。省委宣传部首批向媒体推荐的全省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5条新闻线索,安泽“311”工作机制位列其中。市委宣传部、安泽县委联合举办了创新服务体系、践行群众路线聚焦安泽采风活动,来自市作协、摄影家协会、主流媒体的作家、摄影家及记者参加了活动。从今日起,本报开辟《践行群众路线构建幸福安泽》专栏,陆续刊登他们的作品,以期多层次、多侧面、多角度地宣传、解读安泽的好做法、好经验,为我市各地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建立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提供借鉴。
四月的安泽,绿如海,花如潮,青松滴翠,黄花怒放,大地披绿,山川葳蕤。极目所至,那漫山遍野的连翘花灿若金色云霞,闪耀着生命的灵动,焕发出勃勃生机。
由于工作的缘故,我曾多次到过安泽,这里的灵山秀水、人杰地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67.2%,山西省第二大河——沁河穿越县境南北,是全国生态示范县。尤其是四季特色各异的靓丽景色,成为当地旅游推介的名片,被外来游客广为传颂。春有黄花堆金、夏有松涛林海、秋有红叶落霞、冬有雪山冰瀑,说这里是北国小江南、临汾“后花园”,风景独好,如诗如画,并不夸张。安泽更是一座文化富矿,是被联合国地名专家组命名的“中华千年古县”,是帝尧陶唐氏畿内之域,大禹治水首功之地,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论家、教育家荀子的故乡。出于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我在工作之余,常将思维的触角伸向膜拜的圣人文化。大约在十年前,曾在《山西日报》上发表了题为“伟人荀子”的长篇文章,为荀子故里鼓呼造势。
这次再来安泽,是因市三晋文化研究会要编辑一期《尧文化》安泽专刊,需要考察一些史料。赶巧的是,恰逢市委宣传部、安泽县委启动“创新服务体系践行群众路线”聚焦安泽采风活动,20多位作家记者前来,安泽县有关领导的适时推介,引发了我参与其中的浓厚兴趣。在听介绍、看专题片、与基层百姓面对面的交流后,对安泽县近年来创新党建服务体系,加强社会管理,积极探索和实践“311”党建联动服务机制有了粗浅的了解,对这项创新性的社会管理工程在全县工作大局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有了新的认知,深深地为县委书记任秀红、县长毛跟云在践行群众路线、建设服务型党组织、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上的探索尝试而钦佩和感动。
在县、乡、村三级干部群众代表参加的座谈会上,我了解到,所谓“311”服务体系,即“三级中心、一网一格”。这“三级中心、一网一格”搭建了党建联动服务这“一张大网”,构筑了接受群众诉求快、服务群众功能强的大平台,实现了联系服务群众的全覆盖、无缝隙。在座谈会上,发言的人不拿稿子,娓娓道来,生动形象,富有感情,有替农民工讨薪的,有解决劣质化肥问题的,有处理拆迁纠纷的,还有修桥铺路建学校的,等等。看得出来,他们正是这些“事件”的亲历者。听着他们的讲述,我凝神思索着:“311”体系确实接地气、惠民生,能够使党政领导更及时更便捷地倾听民声,化解民怨,解决群众诉求,做到“事有人管、事要解决、人要幸福”。
回想当年,我在市委担任副书记期间,曾分管过几年政法和信访等工作,那时上上下下强调的是“堵”、是“防”,是逐级的“批示”,是信访者的无奈。而安泽的“311”党建联动服务体系,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强调的是为群众服务,是一项切实为百姓办实事好事、解难事烦事的民生工程,有效地解决了信访问题。它体现了党的宗旨,体现了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体现了党员干部思想作风上的根本转变,成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体系实施中,他们把涉及民生的方方面面都统筹了起来,并且探索和制定了保障性制度,确保了各项措施的落实。从效果上看,“311”体系暖人心、稳人心、得人心,切实造福了一方百姓。
安泽是中药材连翘之乡,时值鲜花盛开,“满山尽披黄金甲”。安泽县委宣传部杨玉果部长提议我们到黄花岭去看看,我欣然应允。下午,春雨骤歇,碧空如洗。我们奔向安泽县城东17公里处的黄花岭风景区。登上山头的护林防火瞭望台,极目远望,但见连翘花铺天盖地怒放,群山若染,遍地金黄,蔚为壮观。漫步于景区步道,置身花海中,一簇簇连翘花宛若身着盛装的黄花仙子,妩媚醉人。为什么上天如此眷顾安泽,安泽的连翘如此之多?县上的同志告诉我们,由于气候、纬度适宜,加之安泽生态环境优良,这里群山皆披绿,无处不黄花,是全国连翘第一县,连翘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百分之四十。每年仅采摘连翘这一项,可为农户增加少则数千元、多则上万元的收入,对于农民增收来说,这漫山遍野的黄花功不可没。
雨后黄花,晶莹剔透,观其姿、赏其韵、品其味,不由萌生情盛语迟、难颂黄花之美的喟叹。同行的县三晋文化研究会的同志告诉了我一个美丽的传说:在四千五百年前,尧帝从平阳东巡至此,淅淅沥沥春雨中,尧帝决定探访一下民情,顺便找点吃的。于是扮作一老者,拄着荆木拐杖,来到黄花岭。在一孔冒着炊烟的窑洞内,发现土炕上躺着一壮年男子在不断呻吟。尧帝细问原因,其母说:“此地穷山恶水,瘴气氤氲,山民多患恶疾,尤以阴雨天为重。”尧帝听后很难过,将手一扬,撒下万千种子,落地生根,此物正是连翘。每年春季的三四月间,连翘花开,香气袭人,花可泡茶,果可入药,具有清心明目、降热败毒之功效。从此,这里瘴魔退去,山清水秀,福泽人民。君不见,那个连翘的“翘”字,一字折开,分别是一个“尧”和“羽”字。图解此字,连翘的“翘”,正是帝尧羽化撒种而来。
传说是历史的影子,传说又何尝不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是被放大了的拾遗补缺?帝尧连翘驱瘟神的神话传说不正是人们最朴素的向往与寄托吗?思绪把我带回到现实中来:如果说是帝尧羽化撒种而繁衍至今的连翘给安泽人民带来得天独厚实惠的话,那么当今安泽县委、县政府一桩桩一件件的惠民举措,比那美丽的传说更精彩了。而今的安泽人,幸福指数的提升令人羡慕。全县十二年教育、数字电视、意外伤害保险等28项民生实事免费全覆盖,25项涉民项目零收费。这一切恰如这天赐地设的连翘一样,金花越千载,结子惠万民。
一天的采风活动,加之平日对安泽县基本情况的了解,我真真切切感受到,近年来安泽的施政者,从政以民为本,施政以实为魂,以争创中部百强县为目标,实施“生态立县、农业固县、工业强县、城镇塑县、文化兴县、民生和县”发展战略,全面加快“生态安泽、富裕安泽、幸福安泽”建设步伐,社会经济等各项事业突飞猛进,稳居临汾市经济发展的第一梯队。可谓百业兴旺,成绩斐然。
又是一年芳草绿,又是一度黄花开。沁河两岸,城里乡间,从一张张神彩飞扬的笑脸上,我仿佛看到安泽人民心田里那盛开的心花,如同漫山遍野流金溢彩的连翘花一样绚丽灿烂!安泽归来,不仅深有看过黄花不看花之感,更对安泽淳朴的民风、进取的政风、快速发展的蓬勃活力,留下深刻印象。安泽的经济发展逆势而上,“311”党建联动服务体系大力推进,各项惠民利民便民政策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将人间大爱的种子植入民心。衷心祝愿安泽人民天天都是好日子,金色前景更辉煌!
(作者系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 市三晋文化研究会会长 刘合心)
责任编辑:邱睿
下一篇: 坚持创新驱动 加快产业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