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十八大全面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的一项重大部署。近年来,安泽县结合基层党组织建设实际,坚持把服务作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价值取向和功能定位,连续三年每年确定一个党建主题来强化党建工作,2011年实施了以“三级中心、一网一格”工作体系建设为主的基层党建基础夯实年;2012年实施了以“一提高五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为主的党建提升年;2013年实施了以作风改进为主的党建升级年,通过不断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初步构筑起了一套“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体系。
一、基层党组织在“服务群众”方面存在的问题
党的基层组织与群众联系最直接、最经常、最密切,只有把为群众服务、做群众工作作为基本的职责定位,才能得到群众的认可和支持。但是随着发展方式的快速变革和社会的日益多元化,一些基层党组织很难有效承担起这一职责。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工作任务不明晰。在农业税费改革之后,传统的征粮催款任务不复存在,一些基层的党员干部在科学发展的大潮中找不到与中心工作的结合点。比如,一些基层干部认为,党组织的任务主要是管党员,就不应该插手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事务;一些基层干部认为,既然是村民自治,农村的党组织就不能插手村里的诸如邻里纠纷的事情;一些基层干部认为,现在是家庭独立经营,谁贫谁富和党组织没有任何关系等等,由于这些错误的认识,一些基层的党员干部对新时期基层党组织工作内容没有清晰的认识。
二是工作方式不适应。过去的基层党组织实质上是国家行政权力的延伸,因此农村基层党组织习惯以行政命令式的方式来推进工作。但是,一方面随着农村经营方式由集体经营转变为联产承包,命令式的工作方式失去了经济基础;另一方面基层群众民主意识和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村民自治的实行,导致这一工作方式也失去了政治基础。同时,一些基层党员干部依然习惯于传统的工作方式,对工作常感觉无从下手。基层干部常说“老办法不能用,新办法不会用,软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老办法不能用,反映出我们的干部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不能与时俱进;新办法不会用,反映出我们干部的能力不足和本领恐慌;软办法不管用,反映出我们服务跟不上,满足不了群众需求;硬办法不敢用,反映出我们的职能部门和干部不会依法办事。
三是机构职能不配套。从县一级层面来说,县直各部门的职能相对独立、各自为政,缺少相互之间的联动互动,无法适应当前社会治理进一步综合化、系统化的要求。从乡一级层面来说,由于乡镇在机构改革中职能整合力度不足,仍然沿袭着“七站八所”的构架,“单人独站”的模式无法兼顾下乡包村和站所工作,造成乡镇职能虚化、弱化、被边缘化。从村一级层面来说,随着城镇化步伐的推进,村民流动性增强,党员干部存在一定程度的“走读”现象,这也导致了党员干部找不见村民、村民找不见党员干部的问题。
总之,当前制约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由于服务意识的缺失或不足,也有对自身的职责定位不明确,还有工作方式、工作机构的不适应问题。这也就导致基层党组织面对群众诉求时常常无能无力,发生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矛盾上交等现象发生。如何切实让县域范围内的各级党组织发挥好服务功能是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
二、构筑“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体系的探索
我们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把“事有人管,事要解决,人要幸福”作为工作目标,从2011年探索推行“党委统领、政府负责、部门联动”的体系建设思路,努力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服务优势。
一是让组织动起来,确保基层不空场,夯实体系的组织基础。我们把“组织嵌入”作为建设服务体系的基础,依托县乡村三级党组织,建立了“三级服务中心”,即在县级建立联动服务指导中心,在乡村两级分别建立联动服务中心,在县直单位建立便民服务室,不断增强三级党组织的功能;加强“两新”组织建设,细化网格。进一步完善建立了12个独立党组织,其余的个体工商户按就近原则纳入19个党组织。在原来村民小组和居民组的基础上,细化了323个网格,其中有10个社区网格,313个农村网格,实现了网格全覆盖和精细化管理。我们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实行基层党建网、阳光农廉网、平安创建网“三网合一”的基础上,进而将网络服务拓展到政府网、12388信访举报、公安网、计生网、司法网等“一网多平台”,全力搭建网络覆盖广、接受诉求快、服务功能强的联动服务网这“一张大网”。这样的组织设置方式,构建起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全覆盖组织网络,从而保证了群众随时随地都能找见党组织,也保证了党组织能及时准确掌握群众诉求,实现了人在格中、事在网中、矛盾和诉求解决在联动中。
二是让目标明起来,确保服务不偏向,夯实体系的工作指向。我们在抓好各级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建设、一般业务的同时,提出了“双引领双服务”的工作方向,即:“农村支部引领产业、农村党员引领创业;机关支部服务转型、机关党员服务群众”。这就使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明确了自身的职责,把注意力集中到发展上来。围绕农村产业发展这个主题,我们又出台了“农业产业化发展”、“新农村建设”、“双千万促农惠农工程”等一系列政策,突出抓好壮大集体经济和农民增收两方面工作。此外,我们还先后实施了数字电视全免费、十二年教育全免费等28个全覆盖,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25项涉民审批项目全部由政府买单,实现了零收费。真正把服务的方向定位在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改革上来。
三是把职能合起来,确保权力不空转,夯实体系的工作基础。实践中,我们在职能整合上狠下工夫,重点突出镇村两级中心建设。在乡镇级,一方面,把乡镇职能、人员、队伍进行整合,建立乡镇服务大厅,实行一门式受理、一站式服务,确保进了大厅就能找到人;另一方面,每个乡镇成立4至5个联动服务组,涉及到农业生产、农村事务、突发事件等各个方面,保证农民生活、生产等最基本的需求得到合理解决。在村一级,成立便民服务中心,由村干部每天在岗值守3至4小时,如遇特殊情况不能值守在岗,值班人员必须留下联系方式,方便群众随时联系,保证有人理事。同时,我们要求坚持村级(网格)主动服务,乡镇(社区)开门服务,县直单位联动服务,县级统筹协调服务。这就保证了在县、乡、村三级都能把各种职能集中起来,使服务群众实现了全覆盖、无缝隙,把部门化服务变成合力性服务、把阶段性服务变成“全天候”服务,群众在每一个层级都能得到负责人的答复,从而有助于杜绝推诿扯皮。
(作者系安泽县委书记 任秀红)
责任编辑:邱睿
上一篇: 在办实事转作风中提高群众工作能力
下一篇: 连翘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