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兰考调研时强调,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要防止用兴办实事代替解决党员、干部作风问题,只注重解决作风问题而忽视提高群众工作能力的倾向。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关键问题所在。我们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不能仅用为群众办了多少实事来衡量活动成果,更重要的是要看我们服务群众的工作能力是否得到提高,在做决策、办事情时,是否坚持群众观点,贯彻了群众路线。要以“三严”狠刹“四风”,以“三实”凝聚合力,确保作风建设常抓不懈,真正做到踏石留印、抓铁有痕,把作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把党员干部做群众工作的能力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善始善终、善作善成。
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必须经常换位思考,真正融入群众。提高群众工作能力,首先要心中装着群众。有时,干部眼里“鸡毛蒜皮”的小事,在群众眼里就是天大的事。
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把自己与服务对象进行换位,主动养成走村入户的好习惯,与群众交朋友,知民情,解民忧,积极回应群众的期盼,面对面了解他们所思、所需、所盼,认真梳理汇总群众提出需要解决的各类问题,做到意见在一线听取,问题在一线发现,决策在一线制定,矛盾在一线处理。
让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成为执政的习惯。
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必须杜绝虚情假意,一切从群众需要出发。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的检验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教育实践活动既是一次教育,更是一次实践,不但思想要有触动,更要付诸行动,不能“隔靴搔痒、走马观花”,不能“哗众取宠、追求声势”,不能“活动来了一阵风,活动过后一场空”,不能以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要确保教育实践活动不虚、不空、不偏、不走过场,真正取得明显成效,就要看查找出来的“四风”问题是否真正解决,解决了多少,解决得好不好,成效显著不显著?就要看党员干部是脱离群众还是深入群众?是弄虚作假还是求真务实?是以权谋私还是公道正派?因此,教育实践活动既要围绕解决实际问题制订方案、采取措施,更要围绕提高党员、干部素质和能力制订方案、采取措施。
要抓一件、成一件,不敷衍塞责,不得过且过,不草率糊弄,脚踏实地,以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取信于民,凝聚民心,最终使活动的效果真正体现在为民务实清廉上,取得群众满意的成效。
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必须真正扑下身子,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实践活动要见物见人,就是防止各单位各部门通过办一两件实事,代替“四风”问题、思想作风的改进。我们在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时必须立足长远,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不回避工作的难题,不务虚功,不图虚名,把解决群众实际问题作为开展活动的重要目标,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从老百姓最不满意的方面做起,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解决一批他们最关心、最迫切、最急需解决的困难和问题。要用心干事,克服浮躁情绪,抛弃私心杂念,把精力投入到抓落实中,埋头苦干,敢于担当,敢于较真,针对本地区、本部门、本人分管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逐个研究对策,逐步创造条件,一个一个地加以解决,在实干中抢抓机遇、破解难题、推动发展。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持之以恒,取信于民。
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必须建立长效机制,主动接受监督。要以“三严三实”为导向,正确处理好干群关系,善于广纳群言,主动、诚恳地接受群众监督,正确对待基层和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尤其要注意听取反面意见,甚至批评的意见,积极从中汲取营养,解决实际问题,坚持边查边改、边整边改。作风问题是思想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改进作风除加强思想教育外,根本上还要靠制度,制度建设才是解决“四风”问题的根本保障。中央出台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可行性,对作风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是整治“四风”问题的重要制度,对于维护党和政府的形象、密切党群干部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央领导集体用率先垂范的实际行动向全体党员干部发出了庄严号令,我们要坚持把中央要求、实际需要和新鲜经验结合起来,本着于法周延、于事简便的原则,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形成坚持为民务实清廉的长效机制。有了制度作保障,新风正气才能常态化、长效化,实事才能办好办实,才能以作风建设的新变化、新成效取信于民,从而提高宣传群众、组织群众的能力,推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提高群众工作能力无止境。干部作风不会随着党龄的积累或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群众工作能力不会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实社会的复杂而提升,而需要终生努力。我们要时刻用共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向焦裕禄、马健等好干部看齐,在做决策时多从群众的角度出发,在处理问题时多从群众的角度考虑,在处理基层问题时学会与群众打交道。把群众急需急盼、难点热点的实事办好,把各级服务民生、便民惠民的好事办实,真正当好人民群众的公仆。把群众当亲人,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从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问题改起,深入基层访民生、联系群众知民情、心系百姓解民忧,千方百计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不断增强群众观念,切实注意工作方法,努力提高工作能力,赢得百姓的赞誉和组织的认可,推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
(作者为襄汾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王志宏)
责任编辑:巩鹏
上一篇: 理清公私关系坚守公仆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