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廉从审创佳绩

2009-02-21 09:47: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2008年,全市各级审计机关共完成7大类936个单位的审计和审计调查,查出违纪违规问题金额538373万元,应上缴财政38454万元,已上缴财政31351万元,已归还原渠道资金15824万元。共移处违纪违规案件39案13人,其中,向纪检监察机关移送12案8人,向司法机关移送5案5人,向主管部门移送22案。各被审单位和部门建立完善规章制度26项,提交审计专题报告、综合报告和信息简报2501篇,被批示采用的审计专题、综合报告和信息达1334篇,被各级媒体采用832篇,其中,被国家级刊物采用237篇,被省级采用595篇。
 —— —突出四项重点审计。一是突出预算执行审计。2008年,我市共审计一级预算单位35个,二、三级预算单位83个,共查出违纪违规问题127577万元,应上缴财政32268.31万元,已上缴财政18496.5万元,应归还原渠道资金1141.25万元,入库率 为57.32%。
 二是重点资金审计。从2008年7月9日至12月26日,市县两级审计机关按照指令性计划,对各县(市、区)2006年至2007年财政决算进行审计,共延伸审计行政事业单位103个、纳税企业36个。对全市81户农村信用社资产信贷规模、经营状况、内控监管情况进行审前调查。对“林业四期”项目贷款,以及市林业局项目办的贷款资金管理使用、“日元贷款”植树造林项目和“农村能源”沼气项目贷款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对襄汾县、洪洞县、尧都区、霍州市、古县、浮山的项目资金使用单位进行延伸审计。对56个单位和部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
 三是救灾资金审计。在募集抗震救灾资金物资活动中,各级审计机关配合市民政局、市慈善协会、市红十字会、市工会、个协、工商联等单位共募集救灾资金10548.8万元,募集物资5965.68万元,交 纳特殊党费2950.15万元。
 四是政府投资项目审计。2008年,共安排10个投资项目的审计,审计总投资额达4.25亿元。
 —— —规范审计质量管理。为保证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全市各级审计机关不断强化权力约束措施,建立和形成结构合理、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
 2008年,全市各级审计机关结合实际,修订完善59种610条审计执法和审计质量监控制度,建立“责、考、究”三位一体的制度落实保障机制、“一把手”负责制、分管领导“一岗双责”制。对制度的制定、实施、检查和效果等项指标细化、量化,纳入责任目标,逐项进行考核,通过日常、季度和年度检查,及时发现和整改问题,受到市委、市政府督查组的肯定和好评。
 —— —加强审计整改,推进“四项建设”。2008年,我市针对某些单位对审计查 出的问题不重视,整改力度不大,甚至出现年年审、年年犯,屡审屡犯的不良状况,坚持把审计查处为主向审计查处与审计整改为主相结合转变,不断规范被审计单位的财务行为。
 同时,加强队伍建设。坚持不懈抓培训,分期对全市200多名审计人员进行农村信用社审计、抗震救灾物资资金审计和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等业务培训,狠抓工作作风和纪律整顿。加强廉政建设。通过严格的制度落实和考核,确保以廉从审,为审计执法创造良好地环境条件,提供有力的政治保证。加强信息化建设。2008年,共投资250万元,启动市县计算机联网工程,实现17个县(市、区)审计系统互联互通,初步实现省、市、县计算机三级联网,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加强审计理论建设。2008年,我市把审计理论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先后组织两次大范围的专题理论研讨,为提高审计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报记者杨世宏 

 

  【责任编辑: 付基恒】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