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北京为例。众所周知,北京从二环、三环发展到五环、六环,并没有用了多少年,但交通依然拥堵,车辆限行收效也不见得有多大。环保、绿色是如今的一个重要话题,北京仅垃圾处理发电厂就有16座,但并不能完全处理掉城市垃圾,缺口很大。并且,由于垃圾处理过程中产生二恶英的问题,垃圾发电厂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已经出现不看好的趋势,在中国的发展前景会怎么样呢?同样,医疗资源也有压力,医院门口夜以继日地排队等号就是说明。等等。虽然城市压力很大,但人们依然向往着城市。北京,全国人民向往;省会,全省人民向往;小城市,也有小城市向往的人群。之所以如此,还是因为城乡差距很大。比如收入上的差异,这从各地的相关数据上都可以清楚的看到。生活条件上的差异,劳动条件的差异,社会保障上的差异,医疗、保健、养老金以及子女上学等等方面的差异,环境上的差异。条件差的农村,农民在失去劳动力之后,就是子女的负担,这也是农村现在多有不孝子女的原因等等。这些都是人们涌向城市的因素。
有的人可能会说,大城市压力大,而小城市目前人口还太少,只有迅速扩容才能够跻身于大城市之列。也正因此,就必须要有忧患意识,要居安思危,要有超前意识。所以,加快农村建设,把农村建设得比城市还好,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方式,也是减轻城市压力、迅速发展城市的关键所在、意义所在。
近年来,各地在新农村建设上都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为农民安心农村发展农村做了不少工作。侯马新农村建设更是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在农民收入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环境、生活条件、社会保障等等方面,许多农村与城市几无差别,农民与市民同样是几无差别,许多农民甚至比城里人还富有。
目前,侯马已建成新农村试点村15个,重点推进村18个,园林示范村25个,南西庄、秦村、垤上、北堡、常青等村建起了农民住宅楼48幢,1300多户农民迁入住宅小区。通过“四化四改”和“六个一”的建设,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村村通电话、村村通光缆、村村通自来水、村村通公交车,70%以上的村庄有公共绿地,村村有连锁便民店,60个村实现了亮化目标,35个村建起农民综合服务中心,建成体育休闲健身场地43处,文化活动室和科技服务中心45个,卫生所48个,标准化小学58所,还有10个村接通了天然气,3100户农民用上了天然气。农村的基础设施明显加强,生产生活明显改善,农村城市化率达57%。
城市的人口压力、就业压力、环保绿色压力,所有压力都会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逐渐缓解、减轻、消除,这就需要把新农村建设好,甚至比城市还好。有一个时期,曾大力宣传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性。其实,小城镇应该是农村和城市的缓冲区,一个过渡地带,如果能够在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上,把小城镇建设成农民生活、生产的集聚地,进可以成为城市拓展的强力基础,退可以成为农民生活的有效空间,对减轻中心城市压力和抑制农民进城欲望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当前,许多地方很注重新农村建设的连片效应,这对小城镇的建设会有很好的集聚功效。像侯马,目前已基本形成“上马城郊片”、“凤城农区片”和“新田城区片”三个主要连片的新农村建设试验区,形成了乡与乡相连、村与村相接的新农村建设集群,这对小城镇的建设管理和人口、生产、生活的集聚都会起到很好的影响、推动作用,由此对中心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发展也会产生一个良好的互动效应。
(作者系侯马市委政研室主任 高峻卿)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贾亮】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上一篇: 坚持创新理念 促进失业保险工作上台阶
下一篇: 领导干部要带头多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