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放学生,还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
给学生“松绑”。原来的教育理念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牵着学生走,这种模式使师生身心疲倦,培养的学生都是学会“顺从”,而现代教育要培养的是具有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因此,我们必须解放孩子的口、脑、手、耳、眼,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说的权利、读的权利、写的权利、想的权利还给学生。每节课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后进行自主预习、小组讨论、代表发言等。教师至多用15分钟的时间进行点拨,然后让学生通过自测、互查、小组检测等方式巩固知识。教师以不见自我的方式,成就了学生潜能迸发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主动提出问题、有勇气面对问题的能力。
解放学生就应充分相信学生,相信他们有辨别是非的能力,也有改正错误的能力。教学中让他们亲自去试一试,哪怕前面埋伏有陷阱或藏有暗礁,也让他们先“掉下去”或“触礁”,这样的经验教训可能比我们简单的说教更有效。
二、尊重个性,关注情感,挖掘潜力,和谐发展。
我们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我们不应用放大镜去看学生的缺点,而要用显微镜去发现学生的优点。正如教育家所说的:“教师是园丁,但园丁的作用不是把花草修剪整齐,而是想办法让它百花争艳,让每一个学生的长处都得到发扬,让每一个学生的短处都转化为长处,就是让所有的生命都自然、健康的生长!”教师不要吝啬自己的微笑,应俯下身子,放下架子,和学生平等相处,做学生的朋友,把微笑带进课堂,把关爱送给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只有面向了后进生才能面向全体。我们应充分尊重他们的人格,课堂上多听听他们的心声,因为只有他们才能暴露出教学中的问题,才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学情。
三、创设教学情境,渲染气氛。
历史课与学生时空距离都较远,因此要注意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穿越时空隧道感知古人的音容笑貌,嗅出那个时代的气息。如在学习《美国南北战争》时,利用多媒体下载课件展示林肯的图片,让学生走近历史人物,缩短学生与历史的时空距离。
四、广泛涉猎各方面知识,以满足学生的需要。
我们老师必须与时俱进,关注政治、关心时事,使历史和现实紧密联系起来。有一次上课讲到西藏问题时,我顺便给学生播报了新闻:近日达赖出访美国华盛顿,但奥巴马拒绝接见。很出乎意料,说完之后响起了一片掌声,我知道这掌声不是为我而起,而是新闻的内容唤起学生强烈的民族意识,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看着学生的一张张笑脸,我也在心里为他们鼓掌,这种有效的师生互动,无形之中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总之,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善思乐学。只有构建和谐、民主的课堂,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让课堂活起来,提高学习的效率。(临汾十中邱雅琴)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李甲】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上一篇: 新课改实施的国际背景与人本核心
下一篇: 曲沃纪委帮助群众化解“四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