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经济工作面临的主要任务

2010-02-08 09:07: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今年全市经济工作面临的主要任务

进一步加大支农力度,夯实农业和农村发展基础


二要继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坚持抓好应急水源和节水改造工程建设,投资1.5亿元,新建吉县东城电灌站等7处沿黄提水工程,确保完成五马水库、清峪水库、西里水电站建设工程,配合抓好禹门口引黄东扩工程。加快玉石坡、四沟、樊家川等水库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争取再实施一批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要进一步加强水保生态建设,投资1.5亿元,完成水土流失治理40万亩,实施生态修复80万亩,新建淤地坝50座。继续加快农田基本建设,完成26万亩中低产田改造和2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建设任务。同时,要进一步提升农机装备水平,加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三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要坚持以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实施粮食增产工程,突出抓好15个小麦万亩丰产方、30个玉米万亩丰产方和小杂粮示范点建设,确保粮食总产稳定在15亿公斤左右。启动实施“三个百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即建设西山百万亩优质水果基地、平川百万亩优质蔬菜基地和以安泽县连翘、襄汾县生地为主的百万亩中药材基地,力争西山水果和平川蔬菜高标准园区新增面积达到5万亩以上。要大力推广曲沃磨盘岭农业综合开发模式,以发展现代农业园区为载体,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继续推进标准化规模健康养殖工程,扶持一批规模化养殖企业和大户,确保肉蛋奶产量持续增加。坚持发展品牌农业,新认证一批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和有机产品。继续完善“公司+合作组织+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实施“393”龙头企业培育工程,即扶持抓好3个年销售收入上亿元的省级龙头企业、9个年销售收入超5000万元的市级龙头企业、31个年销售收入超3000万元的县级龙头企业,支持43户重点加工型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400个,力争用两年时间实现全市行政村农民专业合作社全覆盖。同时,要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搭建农产品市场销售平台。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植物疫病防控工作,确保农业生产安全。
四要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要坚持生产发展和村容村貌整治相结合、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相结合、重点突破和全面推进相结合的原则,继续推进新农村建设,突出抓好新启动的233个重点推进村建设,扩大连片区规模。各县(市、区)要加大“五个全覆盖”建设力度,确保完成目标任务。要在完成建制村通水泥(油)路的基础上,加快实施“村连村、户户通”工程,力争用三年时间彻底解决农民走街串户出行难的问题。要继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切实抓好农民生产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扶持农民创业,有组织地抓好劳务输出,转移农村富裕劳动力2万人。扶贫开发要在完成整村推进工作后,重点向片区扶贫开发延伸,启动5000人的移民搬迁,完成整村推进52个村,统筹抓好亚行贷款、意大利政府贷款等外资扶贫项目的实施。同时,要扎实推进机关定点扶贫和结对帮扶新农村工作。

着力完善城市功能,加快提升城镇化水平

一要切实加强规划编制工作。要围绕打造“唐尧文明圣地、新兴工业之都、和谐宜居新城”的城市定位,认真搞好城镇规划编制工作,加快完善城镇规划体系,以科学的规划引领城市建设。规划编制要突出前瞻性,突出产业性,突出文化性,努力增强权威性,为提高城市竞争力奠定规划基础。市区要加快总体规划和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的报批工作,争取上半年通过省政府批复。要根据总规要求,加快分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旧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尧庙旅游区控制性规划》的编制工作,确保城市建设有规可依、有章可循。
二要加快提升城镇功能。市区建设要坚持新区开发与旧城改造并举的方针,按照“拉大框架、拓展空间、建设精品、提升品位”的总体要求,继续加快东城新区和河西新区的建设,年底完成汾河城区段生态综合治理工程,打造“一川清水、两岸锦绣”新景观。东城建设要以完善道路框架和基础设施配套工程为重点,着力打造城市亮点,提升城市品位;河西新区要通过实施路网工程拉开框架,启动实施河西新区南北大道、锣鼓大桥西延、漪汾花园南路等道桥工程。滨河西路北延、西关大桥西延、西环、西北环工程,要在10月底竣工通车。要运用市场化手段加大旧城改造力度,启动实施北外环立交桥新建,完成五一路立交桥建设,组团式开发改造西关村等城中村。有关部门要加快制定规划,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城中村集体组织实施旧村改造,确保市区环境整体改善。各县(市、区)要按照“特色兴县、产业兴镇、园区带动”的思路,以县城和产业基础较好的建制镇为重点,启动实施一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进一步完善城镇功能,提升承载能力。要以经营城市的办法筹集建设资金,加强土地收储,规范土地出让,盘活城市公共资产,走以城建城、以城养城的路子。
三要全面加强城市管理。要坚持“建管并举”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城市管理。要结合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推进城市管理市场化进程,实行建管分离、管养分离,逐步建立养事不养人的管理制度。要在合理划分事权的基础上,完善层级管理体制,明确市、区、街道办、社区的管理责任。积极推进规划、土地、建设三个执法一体化进程,坚决查处违法违规建设行为,整顿规范土地、房地产和建筑市场。继续完善街路长负责制,建立市容、交警、环卫三个管理一体化机制,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能。积极引进和组建大型物业管理集团,实施对小区物业的规范化、集约化管理,重点对300家物业管理组织进行整顿规范。要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提升全市城镇化水平。

继续加强节能减排,推动低碳经济快速发展


二要继续整治环境污染。紧紧围绕创建省级环保模范城市的目标,大力实施“蓝天碧水”工程,加强工业污染整治,淘汰落后污染工艺和设施,新上项目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加强企业排污监管,全市所有国控、省控工业污染源都要实现在线监控。要继续加大城市污染整治力度,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海姿热电要尽快投产,加快供热管网敷设,解决尚未实行集中供热小区和单位的供热问题,确保市区集中供热覆盖率达到90%以上。加快实施市区天然气接入工程,推进煤气、天然气一体化经营,扩大集中供气覆盖面,城中村基本用上清洁能源,大幅度削减城区煤烟污染,确保市区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30天以上,大气综合污染指数控制在1.8以下。加快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垃圾中转站、医疗垃圾处理厂建设进程,确保上半年竣工投入运行。城区供水净化工程要加快实施,实现水质全面达标。各县(市、区)要进一步加快集中供热、污水和垃圾处理厂建设,上半年,曲沃、翼城、洪洞、霍州、蒲县污水处理厂及蒲县垃圾处理场要建成投入运行,到年底,所有县(市、区)的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要全部正式运行。同时,要以点源、面源污染治理为重点,全面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确保农村环境明显改善。
三要加快生态修复治理和建设。围绕建设“生态临汾、绿色家园、和谐新城”的目标,坚持山上治本与身边增绿同步推进的思路,大力开展造林绿化,在抓好国家重点林业工程的同时,继续实施通道绿化、交通沿线荒山绿化、村庄绿化、环城绿化、厂矿企业绿化等十大林业工程,确保完成造林60万亩和义务植树1000万株的任务。目前,我省首个碳汇造林项目已经启动,各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要积极探索建立我市碳汇造林基金,逐步改变以往义务植树的模式。要全面铺开林权制度改革,加快林业产业发展,抓好林产品加工和林下经济开发,实现林业经济的良性循环。城市绿化要围绕创建国家、省级园林城的目标,加快道路绿化、社区绿化、河滩绿化、庭院绿化,建设环城林带,侯马市要积极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安泽县要迈入省级园林城市行列。在生态修复治理上,沿汾河县(市、区)突出实施好汾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工程,翼城、曲沃、襄汾、浮山要重点抓好塔儿山和二峰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贾亮】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