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生产—产品—销售—利润一条龙生产经营模式,生态工业园区也不是通常简单的植树、栽花和种草,循环经济应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符合持续发展的一种经济增长模式。而生态工业园区则是依据循环经济理论和工业生态原理而设计的一种新型的工业组织形态,是在工业园区内推进循环经济的主要方式之一。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区域内废物,并通过废物交换、循环利用、清洁生产等手段,最终实现园区内污染物的“零排放”,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收益。
钢铁企业如何实现循环经济发展和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有机结合,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更好地适应市场,走出困境,笔者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首先,要认识到发展循环经济是钢铁企业自身发展的紧迫需要。当前,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国际和国内市场能源和资源日趋紧张,使得钢铁企业的原燃料价格日益上涨,这就要求企业必须从战略上重视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节约型企业,不断地降低消耗,挖掘投入产出潜能,最大限度地扩充自身发展所需的利润空间。除此之外,国家的产业宏观调控政策,行业相关政策和环境保护等因素,也要求钢铁企业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轻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用装备大型化、结构最优化、成本最低化、效益最大化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个过程实质就是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
其次,要把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生态园林工厂有机地结合起来。要发展循环经济,就必须建立生态化的绿色钢铁企业。清洁生产作为循环经济模式链上一个重要环节,其实就是发展循环经济最重要的手段。按照生态学理论,发展生态化钢铁企业首先要拓宽钢铁生产功能,使其不仅具有钢铁生产功能,而且还应具有能源转换为社会部分大宗废弃物处理及为相关行业提供原料的功能。对钢铁企业而言,其生态化的核心就是物质和能源的循环,整个系统实现闭循环,不向外界排放废弃物,使所有的废渣、废气和废水等都实现循环利用。按照生态系统循环理论,所有输入系统的物质与能量都在循环中转化,且都在循环中被利用,使其变废为宝。
第三,必须着力营造环境友好型钢铁企业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型园林工厂。所谓生态型园林工厂,是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遵循生态系统规律,以植物生态为载体,以适宜人类生存的人文构建为形态,以企业与大社会相融合,从而在掌握优胜劣汰,循环共生,植物种群生态学等理论基础上,着力打造优化的人与自然和谐生存的祥和群落。生态园林绿化是治理环境最好的生物工程,它不只是把工厂绿化得更漂亮一点,供人们观赏而已,也不只是使工厂像一座美丽的花园,保证一年四季有花,而是更有针对地选择植物品种实现绿化,使工厂生产过程中排泄出来的污染物被绿化植物吸收,进行无害化融解过滤,不给周边地区的大气、水体等造成污染危害,从而创造出无污染、高效能、优美、文明整洁的生态环境。
就目前传统产业结构型的钢铁企业而言,面对日趋紧缺的能源资源和激烈的竞争市场,如何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尽快实现由装备水平低、经济效益差、能源和原材料浪费大,环境污染严重,向着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少和环境污染轻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转变,将是钢铁企业,尤其是地方中小钢铁企业面临的紧迫任务和重大课题。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企业的强与弱、胜与汰,完全取决于自身所遵循的生存法则。因此,钢铁企业在创新循环发展的基础上,还必须牢牢把握以下几个重要环节。一是搞好管理创新,不断培植具有独特效能的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二是及时了解市场信息,准确把握市场动态,最大限度和最大范围地从产业源头和产品终端为企业获取可持续发展的利润空间。三是着力构建学习创新型钢铁企业。所谓学习,就是要把不断学习外界先进经验,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所谓创新就是不能老跟在别人屁股后面,搞人家咋干咱咋干,而是要在树立“管理从来就没有固定模式”创新思维的基础上,真正从经营实践过程中,突破传统的旧框框,大胆实践,在不甚合理中追求合理,从而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好,人好我优”管理绩效。(樊国平)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贾亮】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上一篇: 全市党委办公厅(室)工作
下一篇: 改善民生要做到“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