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的概念最早出现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2007年12月,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制定了世人关注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巴厘岛路线图”。该路线图为2009年前应对气候变化谈判的关键议题确立了明确议程,要求发达国家在2020年将温室气体减排25%至40%。“巴厘岛路线图”为全球进一步迈向低碳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努力建设以低碳排放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作为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第二大二氧化碳排放国,面对未来气温升高及其可能导致的一系列严重后果,怎样走出一条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的新路,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第一,发展低碳经济,必须搞好产业结构调整。山西省毫无疑问将在这个过程中,有着自己的调整义务,而且压力将会很大。当前,高耗能工业对我国工业增加值的贡献在10-12%左右,但其能耗占50-70%。适当调整这种高耗能的产业结构,整个能源体系就会随之发生重大变化,温室气体排放也会得到有效控制。我国应该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努力将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控制高耗能工业发展,减少和控制高耗能产品出口,努力将经济调整到一个低能耗高效率的产业结构。
第二,发展低碳经济,必须做好节能减排。节能减排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能源和环境的双重压力,建立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是以相对较低的碳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主要着力点在于大幅度降低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尽可能地节能减排。我国为推动节能减排,还专门提出了《节能减排科技专项行动方案》。研究表明,如果采取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和严格的政策措施,我国可争取在2035年左右跨越人均碳排放和碳排放总量高峰,进入绝对低碳经济发展时期。所以,应通过加大节能力度,改造新能源技术,降低高耗能行业碳排放强度来保证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发展低碳经济,必须更好地向多行业延伸。发展低碳经济不仅仅是国家的任务,更是整个社会居民的责任,我们要将“低碳行业”、“低碳产业”、“低碳生活”、“低碳消费”等绿色环保理念深入人心、深入各个行业,让这一系列概念在更广阔的领域内影响我们的生活,最终实现低碳经济造福大众的愿景。(作者单位:市经济研究中心 王戎)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贾亮】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上一篇: 古县深入开展“作风转变年”活动
下一篇: 围绕“四要”抓好贯彻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