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教育要注重职工工作动力的培养

2010-07-26 09:18: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职工思想教育应注重职工的工作动力
(1)职工思想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对企业而言,企业发展的主体是职工,职工是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主体。职工一方面在企业的管理下进行生产实践,另一方面不断产生高于企业现实的需要,谋求对现实的一定超越。这样,企业才产生了既有稳定又有发展的态势和张力。职工思想教育的任务就在于引导职工成为企业发展壮大的主体。
职工思想教育在促进职工的发展方面起着主导性作用。职工思想教育可以使职工在价值观念上接受和认同企业文化,从“自然人”成长为“企业人”;职工思想教育也会促进职工能力的企业化,即使职工的专业能力从“大众”技能逐步向企业的“特需”技能转化。职工思想教育能够促进职工的个性化;一方面,职工思想教育促进职工不断自我提升,激发并弘扬个体的主体意识;另一方面,职工思想教育可以帮助职工个人开发内在潜力,发挥自身特长,从而使职工的自我表现价值更好地实现。
所以,从根本上讲,职工思想教育在促进职工的全面发展过程中的主要作用在于把握职工的发展方向,在促进职工的工作目的与企业目标有机统一的过程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正是职工思想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2)内在要求与主体性
职工思想教育的价值可以分为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两个层次。但从根本上讲,职工思想教育的个人价值具有核心地位。丰富和发展主体需求是职工思想教育价值实现的内在要求。因为主体需求是职工思想教育功能发挥作用的前提,没有主题需求,任何形式的思想教育都不能从根本上发挥作用。可以说,衡量职工思想教育的关键,就是看它能否满足主体需求。同时,主体需求为职工思想教育价值的实现提供目标与动力。以人为中心的职工思想教育所追求的价值目标与动力始终是主体人与社会需求的满足。主体需求是一个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这使得职工思想教育价值的实现体现为一个动态连续的过程。
可见,职工思想教育的核心价值就在于增强职工的主体性。第一,增强职工的主体意识,即引导职工认识自身在企业中的主体地位和肩负的责任。第二,培养职工的主体精神,即培养职工自立自强的自主精神;奋发努力的进取精神;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以企业为家的主人翁精神。第三,开发职工的主体能力,即开发职工的学习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协调能力。第四,塑造职工的主体人格,即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培养积极的态度和坚定的信念,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
培养职工工作动力的几点建议
(1)加强科学世界观的教育,使职工明确工作目的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强学习科学理论和知识,不断改造主观世界,明确工作目的。第一,引导职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增强科学思维的能力,提高政治鉴别力、洞察力。第二,引导职工学习现代科技知识。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有助于职工树立和巩固正确的世界观,坚定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必将取得成功的理想信念。第三,引导职工在企业发展中进行岗位实践,把企业发展和职工个人人生价值联系起来,充分肯定职工在实践中实现个人价值。
(2)加强正确人生观的教育,培养职工端正工作态度当代企业职工树立怎样的人生观,直接影响到其工作态度和人生道路,进而影响到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因此,职工思想教育要在帮助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上下功夫,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并为之奋斗终生。同时,要帮助他们解读工作的目的和意义,端正工作态度。
(3)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企业核心价值观教育,使职工正确看待“义”与“利”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人们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存在的多层次性,以及社会分工和社会差别的客观存在,是人们的思想境界多层次性的根源,这都决定着人们的价值选择,对社会和历史责任,正确履行义务,就要自觉地认识和掌握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提高善恶的分辨能力和选择能力,使自己的选择建立在正确的价值观和科学的价值标准的基础上。
在现阶段,应当以企业发展为重,努力培养“先义后利”和“义利统一”的价值观,既要讲理想信念,又要注重职工需要和职工利益、职工尊严价值,也使企业中每个职工的利益得到根本的实现。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体,企业职工要正确看待和处理好义与利的关系,端正工作态度,努力在企业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实现自身价值。

(付淑华)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李甲】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