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学习 深刻理解
市委中心组率先集体学习《廉政准则》,市委书记谢海亲自进行专题辅导,并要求把加强《廉政准则》的学习教育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中之重,紧贴党员干部的思想工作实际,学深学透,真正使各项规定了然于胸、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各县(市、区)委和市直单位党组(党委)普遍组织了《廉政准则》专题集中学习,在学习、研讨的基础上,以“认真贯彻落实廉政准则,做廉洁从政表率”等为题,撰写体会文章1100余篇。
市、县两级党校全部把《廉政准则》学习纳入教育培训计划。市委党校今年共安排6期培训,各县(市、区)委党校也分别安排4—6期培训教育,目前全市已培训党员干部9000余人。所有参加培训的人员均以完成作业形式,结合工作实际撰写了学习心得体会,增强了对《廉政准则》的理解和认识。
各级各部门结合学习贯彻《廉政准则》大力开展了“‘9·8’事故大反思”警示教育,组织党员干部观看了《“9·8”溃坝警示录》、《“小官大贪”警示录》等辅导光盘,以血的事实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警醒、觉悟,切实感触到所有腐败问题都是从看似不起眼的不廉洁行为开始的,真正意识到《廉政准则》是为官、护官的“宝典”,从而促进了学习贯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近日,对部分县(市)学习贯彻《廉政准则》情况进行了理论测试,平均成绩达到了96.7分。
大力宣传 营造氛围
各级纪检监察部门把《廉政准则》和“52个不准”的解释印制成册,下发到每位党员手中,据统计,全市共印发10余万册。霍州市、古县等县市将《廉政准则》内容编写成“廉政准则知识100问测试题”,所属党员干部全部进行了答卷,教育广大党员熟知《廉政准则》内容,充分发挥监督作用。
市纪委在《临汾日报》、临汾电视台开辟《廉政准则》学习交流专栏,侯马、霍州、浮山、汾西县、翼城等县市在本地报刊和电视台、电台开辟专题专栏。
市纪委组织编绘印制了《廉政准则》系列漫画,形象生动,过目不忘。侯马市把《廉政准则》八个方面严禁52条不准编写成顺口溜,“廉政准则要学精,全体党员要记清,一禁以权谋私利,六条不准做到位,索取接受人钱物,借口只是遮羞布……”,朗朗上口,在群众中广泛传唱;大宁县组织领导干部签订廉政承诺书,在电视上公开廉政承诺;市农行系统组织开展《廉政准则》知识竞赛等等,各地都扩大学习教育覆盖面,使社会的每一个角落都遍吹廉政之风。在近期组织的问卷调查中,普通党员和人民群众对中央颁布《廉政准则》,领导干部应遵守52个不准规定知晓率到达87.3%,成为党内监督和社会监督的强大力量。
以点带面 严格监督
《廉政准则》规定了领导干部八个方面严禁52条不准,涉及到领导干部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从何处入手,市纪委首先开展了调研活动,发放5000余份调查问卷,向社会征求领导干部在廉洁自律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干部召开了3次座谈会,广泛收集社会各界的意见,通过梳理,党员干部借婚丧等事宜大操大办收钱敛财是人民群众反映最为强烈的问题。为此,确立了把制止大操大办借机敛财问题作为贯彻落实《廉政准则》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我市建立了部门联动机制,由纪检、组织、宣传等部门联合行动,下发了《严禁党员干部借婚丧等事宜大操大办借机敛财的通知》,细化了《廉政准则》中关于“不准大办婚丧喜庆事宜,造成不良影响,或者借机敛财”的规定,对大操大办和借机敛财行为进行了严格的界定,规定对发生大操大办问题的个人和所在单位由纪检监察、组织、宣传三部门联合处理,强化了对党员干部的监督,强化了对单位和部门的责任追究,使党员干部认识更加清楚,使制止更有操作性。
为坚决落实规定,在大力宣传的基础上,公布举报电话,采取明察暗访相结合、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党员干部借婚丧等喜庆事宜大操大办行为进行严肃查处。今年以来,有678人主动取消了乔迁、祝寿、孩子12岁生日等操办计划,对思想认识模糊,计划大操大办的178人通过诫勉谈话等方式进行了制止,对顶风违纪、我行我素的24起案件进行了严肃查处,给予大操大办当事人和所在单位领导共54人党政纪处分或诫免谈话,24个单位被取消当年相关评先评优资格,3个单位被撤销已经授予的“文明和谐单位”称号。对4起典型案件在全市进行了通报批评,在全市引起了很大反响,借婚丧等事宜大操大办歪风得到了有效遏制,对各级领导干部自觉遵守《廉政准则》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记者 李兴洲)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贾亮】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上一篇: 吉县:大学生村官争做“创先争优”带头人
下一篇: 加大“三抓”力度推动关心下一代工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