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企业党建工作要树立改革创新的科学理念。进行企业党建工作的改革创新,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就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个理论体系为我们改革创新党建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思想理论武器,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企业党的建设,就必须着眼于提高企业党组织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广大党员,特别是企业党员领导干部,只有使企业党员干部自觉用这一理论体系指导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改造,才能树立科学的发展理念,进一步提高运用科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企业党支部作为党组织中的最基础的单元,只有始终永葆党的先进性,才能真正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
其次,企业党建工作要明确改革创新的任务目标。企业党的建设历来是同党的政治路线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为党的中心任务服务的。企业党的任务目标就是要使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因此,企业党建工作必须坚持围绕企业又好又快发展这个中心开展党的工作,必须从推动企业发展和党的建设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高度,准确把握企业发展,不断把企业中党建工作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就对企业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新的要求,那就是改革创新,就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具体讲:一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紧紧围绕科学发展来审视和谋划企业党建工作,使企业党的组织资源、组织优势、组织活力为企业科学发展提供动力和保障。二要坚持“以人为本”这个核心,使企业党建工作更加关心人、理解人、爱护人、激励人,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和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反映广大职工群众的利益诉求,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三要根据“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使企业领导班子、干部队伍、人才队伍、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提高企业党建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四要正确运用“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正确处理好企业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和其他各项工作的关系,正确处理好企业党的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关系,在融入中心、服务大局中实现企业党建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要完成好上述改革创新目标,企业党建工作必须具备“五大特性”,即原则性,就是在原则问题上把握方向;服务性,就是围绕企业生产经营这个中心任务开展工作,做好服务;参与性,就是融入法人治理机构,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凝聚性,就是围绕中心,凝聚人心,把企业党组织的作用转化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渗透性,就是渗透于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贯穿于企业决策、执行、监督全过程。企业党建工作只有紧紧围绕促进企业发展,使企业党组织与企业主和员工共建共行“三同”,即目标同向、工作同力、发展同步,才能使企业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更容易为各方所理解和支持,进一步得到广大员工的积极响应。
第三,企业党建工作要完善改革创新的工作机制。企业党建工作要想富有活力、更有成效,创新载体和完善机制是关键所在。在创新载体方面,要通过开展一系列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为企业改革发展注入强大生机和活力。比如:“创先争优”、“技术比武、岗位练兵”、“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双向培养”等实践活动,为企业党建工作的开展,能够有效搭建良好平台,营造浓厚氛围,不断推动党建工作上台阶、上水平。在完善机制方面,企业党建工作必须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坚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紧紧抓住先进性建设问题,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变成制度现实。一要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内部领导体制。积极探索和建立充分体现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企业领导体制。二要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保证监督机制。处理好企业纪检监督与监事会监督的关系、与职代会监督的关系以及与“权益监督”的关系,做好协调,保证三者利益均衡实现。三要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调整各种关系,化解各种矛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组织发动群众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重要手段。四要建立企业党务工作者的激励和保障机制。将企业党建工作和党组织负责人岗位责任纳入绩效考核内容,定期考察,科学评价,奖惩兑现,激励企业广大党员以蓬勃向上的朝气、敢闯敢试的锐气、开拓进取的勇气做好本职工作。实践证明,完善的机制是企业党建工作创新理念得以尊重、创新举措得以鼓励、创新才能得以发挥、创新成果得以推行的根本保障。(王巧灵)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邱睿】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上一篇: 古县供电支公司抓党建带队伍工作纪实
下一篇: 如何让金融行业远离不正当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