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解放思想的办法找准定位
基于这样的定位,必须认识到,对于我市来讲,城填化是建设新型工业大市的承载体,是驶向经济强市的动车组。那么,应该怎样建设城市?一是扩大产业建城市。城镇化的发展水平最终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城市是否具有生机和活力,归根到底取决于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是否有生机活力。城市要大扩张,经济首先要大发展,形成有力的拉动和支撑。而能够撬动城市经济的支点,毫无疑问是充满活力的产业,产业是生产要素聚集的重要载体,特别是二、三产业,没有产业链条城镇化只能是空中楼阁。必须通过创办开发经济工业园、产业园等引进和实施工业项目、贸易项目、旅游项目等,形成一个拥有足够就业容量的产业发展空间,使进城的人有活干,有饭吃,实现以工兴市,以业兴城,为加快城镇化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平台。二是培育市场建城市。创建一批有形或无形的交易、批发、人才、劳动力市场,增加城市活力。促进商品流通,拓宽就业渠道,为推进城镇化拓展领域。三是夯实基础建设城市。针对城镇基础设施布局不均衡、配套不合理的现状,加大建设力度。完善水、电、暖、路、通信等基础配套设施,增强城市凝聚力和辐射力,提高城市品位,走一条内涵型城市发展道路。四是依托资源建城市。发挥我市矿产、农业特产、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因地制宜,实施工业兴镇、农业产业化兴镇、旅游兴镇、商贸兴镇、历史文化名地兴镇战略,建设地域特色鲜明的专业镇、生态镇,以独特的风格彰显城镇发展的活力。通过实施城镇化战略,创建国家历史名城,走具有临汾特色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建成环境优美、和谐宜居新临汾。
二、用解放思想的办法科学规划
三、以解放思想的办法创新体制
四、用解放思想的办法加速建设
一是充分发挥政府主导的效应。城镇化建设最主要,最关键的要依靠财政的投入。靠的是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科学规划,筹措资金,加大投入,确保基础设施的尽快完善。城镇配套的基础设施只有靠政府强力实施才能完成。如果没有政府组织协调和各部门强有力的配合,没有足够资金的投入,城市框架、城镇功能就难以形成,产业集聚和其他资源更难以进入。因此,只要政府认识到位,思路清晰,敢作敢为,敢于举债,敢于投入,就会形成城市建设的裂变效应。
二是充分发挥政策机制的效应。一项政策的出台会有力地激励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从而成为参与城镇建设的重要力量。可以说政策也是生产力。为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政策机制的重要性,在实践中充分发挥政策机制的保证作用,积极探索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出台适应加快城镇化发展的新的政策体系,破除影响城镇化进程的制度性障碍,建立起新的就业、户籍、教育、土地、社保、投融资制度,促进城镇资源优化配置,逐步形成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政策环境,这样我市的城镇建设才能又好又快。
三是充分发挥市场拉动的效应。城市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主要依靠市场化运作,也就是靠市场拉动这驾马车充分发挥作用。一座城市只要规划科学,功能完善,设施配套了,产业就会迅速聚集,只要产业聚集了,就有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因而就会自然辐射带动周边的人口进城。为此,我们一定要认识规律、把握规律、运用规律,充分发挥政府主导的作用,加之合理的制度设计,为市场拉动创造条件和环境,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提升城市发展的资源配置效率,城市就会很快做大做强。
(市委政策研究室)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邱睿】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上一篇: 隰县建设学习型党组织重实效
下一篇: 学习者智 学习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