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文化建设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翼城位于晋南文化的核心区域,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根祖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宗奉的圣王尧、舜曾在这里活动,留下了许许多多的遗迹和传说。这里还是三晋文明的源头,西周初年,周成王封其弟叔虞于唐,史称“剪桐封国”,从此开启了三晋700多年霸业、2500多年文明史。翼城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
基于这一理解,翼城县把文化建设纳入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制定了《2010-2015年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并确定了一批文化精品项目,对全县文化产业发展作了科学规划。在县委制定的建设“富裕、繁荣、美丽、和谐新翼城”的战略目标中,“繁荣”就是专指文化繁荣;县委提出今年要“做好五项工作”,其中一项就是打造特色文化。切实加强县委、县政府对文化建设的领导,牢牢把握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建立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宣传部门协调指导、行政主管部门具体实施、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成立了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发展领导机构,把文化建设纳入了评价地区发展水平、衡量发展质量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和指标,建立了城乡文化建设目标责任制,把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任务分阶段加以具体化。我们制定的文化建设发展目标是,到“十二五”末把翼城建设成为具有传统特色、时代气息、活力张扬的全国文化先进县,文化发展的重要指标、文化综合实力、文化竞争力步入全国先进行列。
二、把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统筹兼顾,让人民群众共享科学发展成果
近年来,以翼钢公司为龙头的冶炼企业在困境中通过技术创新,经济效益持续增长;以首旺煤业为龙头的煤炭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对全县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升;以鸿鑫纺织为龙头的纺织企业,充分发挥了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特点,显示了其强大的致富带动力。模锻工业园、钢铁工业园、纺织工业园正在快步建设。一大批铸造项目建成投产。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林果业成为农村主导产业,养殖业快速发展。2009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48亿元,财政收入完成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18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98元,均呈现稳步上升势头。
文化促进经济,经济繁荣文化。近年来,翼城县用于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逾10亿元。按照高起点、高标准和适度超前的原则,我们先后建起了奥体中心、桐封广场、影剧院、青少年文化活动中心、水上乐园、八一公园、九龙公园等一批特色鲜明、功能完备的公共文化设施。始终坚持政府主导、多方筹资、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把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全县发展总体规划,把建设重点放在基层和农村,优先安排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文化项目,全县有70多个村建起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广场,120多个村建起了图书室、文化活动室和体育场,配备了篮球、乒乓球羽毛球、乐器等各种设施,实现了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各种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两支剧团常年活跃在城乡大地,每年演出500多场次;130余支民间演出团队利用婚丧嫁娶人群聚集的机会,向群众开展各种宣传;县上每年都举办各种消夏晚会、文体比赛,各种节日群众性演出更是层出不穷,极大地丰富了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
三、把文化品牌建设作为突破口,坚持不懈地做大做强文化产业
翼城是文化资源大县,尧的传说、晋的遗迹俯拾皆是,颇为丰富。全县有文物保护单位1148处,其中古建筑764处,古遗址148处,古墓葬41处,石窟及石刻58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03处,其它34处。这其中有国保单位4处,省保单位8处,市保单位6处。天马曲村晋国遗址闻名于世,大河口古霸国墓地填补了史学界空白,历山舜王坪的优美风景令人叹为观止。但是,我们的文化资源优势还没有真正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因此,我们提出要“打造文化品牌、做大做强文化产业”,以文化品牌建设为引擎,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打造花鼓文化品牌,展示翼城地域文化特色。翼城花鼓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获得过国家群星大奖,参加过北京奥运会表演,打进了上海世博会,登上过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还远赴美国、意大利、日本、澳大利亚进行过文化交流,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已成为蜚声华夏的知名品牌。翼城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花鼓之乡”,现有花鼓队伍近百家,常年在全国各地参加表演。我们还研发、生产了花鼓系列产品,形成了富有特色的花鼓产业。我们正在建设花鼓广场,让花鼓成为翼城文化最亮的符号。在做大花鼓产业的同时,翼城琴剧也进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孝义旱船、浑身板、河蚌舞、西闫民歌也成功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浑身板参加全国大赛,又一次摘得群星大奖。这些传统文化项目都有自己的表演队伍,常年在全国各地表演,为群众喜闻乐见,成为翼城文化的响亮品牌,成为翼城文化产业发展排头兵。
打造冶炼文化品牌,提升翼城核心经济竞争力。去年以来,按照国家政策要求,县委、县政府提出由翼钢公司整合临汾周边钢铁产能,新上3200立方米大高炉。这一项目列入了《临汾科学发展纲要》,冶炼企业全部转产至铸造行业,延伸了冶炼产业链条。目标是建设华北乃至全国铸造基地县。
打造文化精品品牌,丰富翼城文化拳头产品。文化工作必须有精品意识,群众需要的不是泛泛的文化产品,而是精心打磨的文化精品。县电视台十年磨一剑,精心拍摄的“浍水河畔”系列节目,在美国斯科拉电视台播出后,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反响。县剧团排演的现代戏《家风》,连续演出十多年达2000多场次,常演常新,经久不衰,成了剧团的保留节目,也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新田园诗书画研究会是翼城特有的一道文化盛宴,参与农民多,创作作品多,在省城太原举办过书画展,定期举办各种赛诗活动,创办的诗书画杂志交流到全国各地,全国知名诗画作家经常来指导,中央、省、市各级媒体多次报道宣传。《新唐风》杂志虽然创办的时间不长,但其影响力不小,广受社会各界好评。这些都是翼城文化建设的精品,既丰富了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也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上探索出了可行之路。
(杨建军 作者系翼城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邱睿】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下一篇: 解放思想 抢抓机遇 大干实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