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为民理念。即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右玉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的高寒干旱地区,恶劣的生态环境是右玉人民面临的重大问题。右玉各届领导班子以执政为民的理念为引领,把人民的期盼作为最大追求,坚持不懈植树造林,坚定不移改善生态,使右玉的森林覆盖率由0.3%增长到52%,90%以上的沙化土地得到治理,右玉的生存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大为增强。当前,山西迎来新一轮发展高潮,永和面临全新的发展机遇,错过时机,不但会使永和与各县的差距进一步拉大,追赶的希望越来越渺茫,也会让群众盼富的期望化为泡影,生活的水平不会有提高。县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着眼时代特征,立足县情实际,提出了“以项目建设为支撑,努力实现工业经济新突破,全面推进特色农业、特色旅游、特色山城三项建设,切实抓好民生改善和党的建设两大工程,着力建设绿色、活力、魅力、和谐新永和”的发展思路。对全县干部来说,认真遵循并全力推进这一奋斗目标,是讲党性、讲政治的最直接体现,也是体现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理念的最生动实践。全县各级干部应该以右玉精神为动力,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的决策部署上来,把力量凝聚到转型发展、跨越发展上来,把心思用到为民利民上来,不断把执政为民的理念转化为推动永和跨越发展的实际成效。
一种科学态度。即尊重科学、干事创业的态度。右玉干部群众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准确把握塞北高寒风沙地区植树造林的特点和规律,正确处理建设生态与发展经济的关系,积极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逐步形成“绿树转生态、生态变资源、资源促发展”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取得突出成绩。客观地讲,永和在近几年来发展的速度是比较快的,这主要得益于我们有一大批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好共事、不出事的干部,但进一步地讲,跳出永和来看,我们与周边县市的差距也比较明显。事实告诉我们,全省各县千帆竞发、周边县市竞相崛起,不进则退、慢进也退,决不是危言耸听。我们要在新一轮发展中有大的作为,还必须依靠这些“六事”干部,特别是要把会干事作为评价干部的重要标准。所谓会干事,就是懂干事,懂得怎样干事。懂干事,首先要问清楚:干什么事。就是干事之前,先想想群众需要不需要,先问问群众赞成不赞成。还必须看明白:能不能干。干事之前,不仅要衡量此事要不要干,还要看此时能不能干;不仅要看欲干之事对不对,还要看将干之事条件是否具备。还要想仔细:怎么干事。“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即使是一件确实该干的好事,各方面的条件业已成熟,也还需要从组织实施的战术安排上予以重视,决不能轻慢具体操作,疏于过程控制。“细节决定成败”,要摒弃“不重过程”的简单方法论,掌握“春风化雨”的干事本领。我们学习右玉精神,就是要学习他们尊重科学的态度,就是要培养一批懂得干事的干部,这样,我们的工作才能干出成绩,我们的事业才能蒸蒸日上,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才能迸发希望。
一种吃苦精神。即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精神。右玉是国定贫困县,可用财力十分有限,常常是有心栽树,无钱买苗,干什么事都受到落后条件的制约,但右玉人面对植树造林任务,没有人问钱在哪里,靠着觉悟加义务、窝头加镢头、苦干加实干的精神,打了一场经年累月、卓有成效的植树造林“人民战争”,谱写了一曲新时代“愚公精神”的赞歌。永和也是国家级贫困县,县财政收入在全省119个县中位列末尾,我们学习右玉精神,就应该发扬一种直面艰苦、忍耐清苦、乐于吃苦的精神。直面艰苦,就是从思想上坦然接受条件艰苦的现实,鲁迅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来永和工作的干部,既有上级组织的信任和重托,更有在艰苦条件历练人生品质的机缘,“既来之,则安之”,无疑不是一种人生的智慧和境界;永和的干部更应该把艰苦的环境作为锻炼自己成长的平台和舞台,直面现状,勇于奋发地改变。忍耐清苦,就是从行为上融入工作的环境,敢于吃苦。不论是县直的干部,还是乡镇的干部,工作的条件和周边县市相比差距较大,特别是乡镇的干部,不但条件有限,而且任务也重。完成好任务,首先要待得下来,忍受清苦,才能有时间和精力把工作干好。所以,我们应当适应这样的环境,而不要怨天尤人。乐于吃苦,就是要从境界上认识苦、接受苦、改变苦,从而有所作为。既然环境无法改变,我们就要改变自己,“人生能有几回搏”,在苦中搏、搏中得、得中乐,自然不负党的信任、群众的期盼、人生这一遭。
一种坚韧动力。即不怕失败、百折不挠的动力。由于受气候寒冷、干旱少雨、风沙侵袭,右玉栽活一棵树,常常需要几年的时间,别人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右玉是十分耕耘一分收获,尽管如此,右玉人瞄准目标不松手、遇到问题不气馁、面对困难敢胜利,凭着不怕失败、败了再来、百折不挠的精神,终使独木成林、荒山披绿。我们学习右玉精神,就是要学习他们的这种不怕失败、百折不挠的动力源泉。永和要有大的发展,就是要在新的形势下,完善发展思路,突出发展重点,强化发展措施,优化发展环境,把发展放到立足当前、谋划长远上来,放到推进工业经济新突破、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来,放到加快转型发展、跨越发展上来,具体就是要按照县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的部署,围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发扬敢打硬仗、不怕失败、百折不挠的精神,不达目的不罢休,不见成效不收兵,不见全胜不停歇,全力办好群众最需要解决的实事,办好涉及群众根本利益的大事,办好有利于推动发展的难事,办好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以扎实有效、问心无愧的工作,把汗水洒在永和大地,把政绩印在群众心底。
一种作风保证。即扑身一线、真抓实干的作风。右玉的干部坚持“领导在一线指挥,力量在一线凝聚;干部在一线工作,组织在一线考察;问题在一线解决,经验在一线总结。”靠着“资金不够义务补、物质不够精神补、白天不够晚上补”的真抓实干的作风,终于干出了常人不可能干出的成绩。我们学习右玉的这种真抓实干的作风,就要以实际行动促进作风的大转变、工作的大落实。要深入开展“五争五建”,即争创一流班子、建设三级联动工程,争创一流队伍、建设强基固本工程,争创一流机制、建设生机活力工程,争创一流形象、建设温暖关爱工程,争创一流业绩、建设先锋模范工程和“爱我永和、树我形象、建我家乡”主题活动,把右玉精神作为一面镜子,对照创先争优的要求,检点不足、迎头赶上;对照“爱、树、建”活动的要求,不断地把学习右玉精神的成效转化为“爱我永和”的坚定信念,转化为“树我形象”的具体行动,转化为“建设家乡”的生动实践。要认真遵守“五不准”规定。最近,省纪委针对全省干部队伍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出台了“五不准”规定。这既是对干部的严格管理,也是对干部的关心爱护。贯彻这个规定,关键是领导干部要亲自抓,既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也要敢抓敢管、令行禁止。通过有力措施,促进干部作风的转变,形成良好的工作秩序。要狠抓工作落实。体现作风成效的,最直接的就是看当前重要工作的落实情况。现在离年底只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各项重点工作已经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我们的干部要深入一线,认真检查重点工作进展情况,正在开展的看进度,已经完成的看效果,没有完成的找原因。我们不仅要看进度、看速度、看力度,也要求质量、求精细、求最佳,确保各项目标任务高标准、高质量按时完成。总之,通过学习右玉精神,带动作风的大转变,以作风的大转变推动工作的硬落实,以工作的硬落实奠定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坚实基础。
(作者系永和县委书记 郭行杰)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贾亮】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上一篇: 加强党建做表率 服务大局促发展
下一篇: 思想大解放的关键是领导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