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纪委扎实推进党风廉政监督工作

2010-12-24 08:37: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狠抓作风建设,促进作风转变。按照省纪委提出的党员干部和国家公职人员“五不准”和市委提出的“四严禁”的要求,市纪委重点对党员干部和国家公职人员上班时间到休闲娱乐场所活动情况进行了连续检查。其中组织市县集中统一行动13次,市、县分别组织检查37次,出动纪检、公安、交警、工商等部门工作人员近3000人次,检查各类休闲娱乐场所300多个,查实在工作时间到休闲娱乐场所活动的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91人。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全部给予了党内严重警告和行政记大过以上处分。同时,市纪委对“五不准”和“四严禁”规定进行了广泛的宣传教育,有力地促进了机关作风转变,较好地解决了机关纪律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加强廉洁自律,狠刹敛财歪风。首先,深入推进《廉政准则》的贯彻落实。组织召开了各县(市、区)纪委分管副书记、党风室主任、市直工委领导参加的学习贯彻《廉政准则》会议,对落实《廉政准则》进行了安排部署。其次,狠刹大操大办借机敛财歪风。在各单位门口醒目位置张贴公布了三部委及本单位的举报电话,方便群众监督举报。在《临汾日报》、临汾电视台刊播制止大操大办借机敛财讨论文章8篇,大力营造了制止大操大办舆论氛围,有378人主动取消了准备操办的喜庆事宜。三部委文件下发以来,全市县级干部婚丧事宜在市纪委申报101人,市直科级干部在市直纪工委申报99人,县市区科级干部在县(市、区)纪委申报364人。市纪委共接到群众举报125件,市直纪工委及各县(市、区)接到举报56件。其中提前谈话或戒勉谈话制止111件,举报与事实不符27件,检查处理43件,给予党政纪处分62人,其他处理19人。县纪委通报28人,市直纪工委通报2人,市纪委在全市通报4次,通报36人,按文件规定撤消和谐文明单位称号8个,取消当年评先评优资格单位22个。第三,延伸“小金库”专项治理。今年以来,根据群众举报,配合财政部门检查“小金库”举报4起,清理违规资金35.5万元。同时,市纪委正在配合财政部门制定完善长效监督管理办法。
加强廉政建设,促进整改落实。市纪委协助配合省考核组对市里工作进行了检查考核,对省责任制考核中相对靠后的七项工作,按照2009年责任分解牵头和配合单位对涉及到的13个单位下发整改通知。组织了对各县(市、区)、市直各单位2009年度责任制工作的考核,对各县(市、区)2009年度考核民主测评中排名靠后的5项工作报请领导签发后,分别对17个县(市、区)和两个开发区下发整改通知。通过调研、召开座谈会,市纪委起草了《山西省临汾市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监督制约责任制实施办法》,两所高校结合各自实际,制定下发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细则》;8月下旬至9月中旬,市纪委组成3个督查组,对全市17个县(市、区)、两个经济技术开发区进行了督查,发现亮点,查找问题,提出整改意见。
落实厉行节约,从严控制出国。在落实厉行节约工作方面,元旦春节期间,在全市开展了“转变作风抓落实,文明廉洁过春节”活动;在国庆、中秋长假前夕出台了《关于中秋、国庆节期间加强廉洁自律工作的通知》。据我市财政部门统计,今年以来公务接待、车辆购置和使用、会议、通信、庆典节会论坛等费用全部按中央要求比去年节约了10%以上。(记者 何俊坪)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付基恒】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