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经济建设的新时期,面临非典之后强化公共卫生的新形势,要求卫生监督队伍必须具有高度的纪律性、高深的专业性和高明的执法艺术性。要真正履行起这个职能,对卫生监督队伍的整体素质就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加强思想作风建设,促进队伍素质提升。工作在一线的卫生监督员是管理的重点对象,因此,要加强一线职工的作风建设,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在监管中将教育、服务放在首位,增强服务意识,实施个性化服务,做到指导在前、教育为主,真诚帮扶、防范未然,提升执法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建设执法公信力,提升整个团队为民服务、为民执法的执行力。
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建设一支过硬队伍。加强学习是工作的基础,不学习就适应不了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就不能应对复杂问题做出正确判断。
学习时要做到有计划,要学有主题、学以致用,确保学习效果。卫生监督员必须提高学习能力,要不断地更新旧观念,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本领。
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灵活熟练地运用相关法律和专业技能。
加强制度执行能力,提高制度运行质量。卫生监督要做到社会及自身的管理,就必须做到“有制度可依,有制度必依,执行制度必严,违反制度必究”,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用制 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
要重视教育和引导卫生监督员爱岗敬业,关注一线卫生监督员在工作中存在的困惑和问题。可以让职工参与到规章制度的制定过程中,提高执行制度的主动性。比如,以卫生部下发的《卫生监督机构工作规范》为依据,各地方卫生监督所指定的卫生执行工作制度,工作行为规范,卫生执法工作要求,卫生执法办事程序、服务内容、执法标准、工作效果以及内部稽查等制度的制订,有必要让他们积极参与。这也是为他们熟悉制度搭建一个平台,更是为今后制度的执行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培养卫生监督员“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他们执行制度的自觉性。
只有这样卫生监督员才会热爱集体,并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表现出主人翁的责任感,把集体的工作当做分内的工作,全心投入,积极奉献。
提高良好文化修养,培养优秀的团队精神。对那些违反卫生法律、法规的经营者,不能一罚了之。执法期间,要把自己具有的专业知识和法律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对各类违法事实或错综复杂的案件能够准确地提出监督意见,使之具有较高的说服力,而且要通俗易懂、以理服人。卫生监督工作是一项集体工作,每一位成员要有团队精神,要有积极向上、相互帮助、真诚协作、顾全大局的思想品格和修养。(杨兵兵 作者单位: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
【责任编辑: 邱睿】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上一篇: 金融资金如何服务经济转型时代
下一篇: 青年干部切莫心浮气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