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 引领永和跨越式发展

2011-08-20 10:06: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一、抓思想政治建设,在把好方向、坚定信念上着力。
永和县把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作为经济发展、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的关键环节,采取了更加有力的措施。
(一)从强化理论武装上着力,把握思想政治建设的理论性和指导性。永和县始终把提高思想水平和理论素养放在首位,坚持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党员干部头脑,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是坚持和完善县委中心组学习制度。紧密结合全县改革开放和和谐社会建设的生动实践,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二是开展党员干部培训教育活动。永和县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大规模培训各级各类干部。进一步完善了制度体系,制定下发了《永和县2010年干部教育培训实施意见》,形成了由县委组织部牵头抓总,负责宏观指导、协调服务和督促检查,各职能单位负责办班的干部教育培训新格局。县上重点举办了8个类别17个主体班次的培训。同时,配合市委组织部选调15名县级领导干部和10名科级干部参加了第14期县级领导干部和中青年干部培训班、自主选学、新任职县级干部培训班。通过学习培训,形成主要领导带头学、分管领导主抓学、各级干部积极学的良好氛围。
(二)从解放思想上着力,注重思想政治建设的现实性和针对性。永和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发展落后的原因,主要是思想不解放、思路不开阔,远远不能适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围绕提高班子成员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全面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这个核心,永和县要求班子自身要带头解放思想,通过外出考察学习的形式,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
二、抓组织建设,在筑牢基础、提升能力上推动。
(一)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永和县全面推行县、乡党政班子管工作、管队伍、管安全、管信访、管廉政的“五位一体”工作机制,从制度、操作等各个层面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特别是在队伍建设上,起草了《落实2010年——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的实施办法》,初步搭建起未来一个时期全县干部人事工作的框架和思路。出台了《县委常委会任免干部票决办法》、全面实行县委常委会任免干部票决制度,对23名干部的任免进行了常委会票决。积极探索差额选拔干部方法,全程差额选拔了6名县乡团干。并邀请老干部代表及10名“两代表一委员”进行了全程监督,扩大了干部工作中的民主,在全县树立了不让综合素质高的人吃亏、不让干事的人吃亏、不让老实人吃亏的用人导向。
(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基层组织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促进农村落实的桥梁,也是推进各项工作的基本保证。一是继续深化“三项制度”建设。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基层党建第一责任人”、“两定一查三评”和“党员承诺评议”制度,进一步强化措施,完善各种制度。坚持把城乡互帮互助的“双联”工资责任制作为统领“三项制度”的重要抓手。二是着力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坚持“五个统一、十必议、三个不议、三个规范”,对必议事项进行全程记录,一事一记。定期督查指导各村支部,确保决策过程的规范有序。三是健全完善了三项机制。在教育培训机制上,充分发挥县乡党校、村级活动场所主阵地作用,对全县党员干部普遍轮训一遍,培训人员达3500余人。在激励保障机制上,连续10年拿出专款,对评选出的红旗、功勋支部书记给予办理2000元-5000元不等的养老保险金;对全县113名农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的岗位报酬集中统一发放,并办理了社会养老保险补助金;继续对10名建国前老党员,2名30年以上、38名20年以上的农村支书、村委主任实行了定补;对农村“两委”副职以及村民小组长连续任期在20年以上者,由乡镇党委和农村党支部明确补助标准,并按期发放。在党内关爱机制上,针对流动党员家庭“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的实际困难,全面推行党员全程代理制。针对部分农村党员荣誉感不强的现象,全面推行“民主议政”活动和党务公开制度。对年老、孤寡或残疾的困难党员定期进行走访,帮助解决存在的实际困难。
(三)加强党员管理工作。一是侧重发展农村党员工作。针对农村党员队伍年龄老化、力量薄弱、后继乏人的问题,推行了“三三制”发展农村党员。二是切实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推行了“一人一证一热线”的管理制度;设立流动党员热线电话“12371”;开展了“双帮三有”活动,在家的党员和流动党员结成“一帮一”长期稳定的帮扶对子。共与外出流动党员家属结成帮扶对子183对,累计为困难党员捐款捐物合计30余万元。同时,积极探索在“两新”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途径,在客多超市民营企业中成立了首家民营企业党支部,进一步扩大了基层党组织的覆盖面。
三、抓作风建设,在模范带头、勤政务实上见成效。
作风建设是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灵魂,是推动工作落实的根本保证。永和县委切实改进和加强作风建设。一是大力弘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促进工作落实的意见》,建立了县委领导成员下基层调研制度、县委常委联系贫困村制度、群众来访接待日制度、干部下乡住村联户制度。二是推行“一线工作法”。以学习弘扬右玉精神为契机,在全县推行“领导在一线调研、问题在一线解决、工作在一线落实、干部在一线考察”。三是严格目标责任考核。运用传统“三评”和“千分制”考核办法,营造了干部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四、抓反腐倡廉建设,在净化风气、营造环境上突破。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不仅是党的建设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持党员干部廉洁奉公、推动县域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一是加大重大决策部署监督检查力度。重点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二是加大案件查办力度。以查办强农惠农政策落实、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损害群众利益的腐败案件为重点,严肃查办了一批违纪违法案件。三是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以完善惩防体系建设为重点,大力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成立乡镇“一办三中心”(农村“三资”监管领导小组办公室、“会计委托代理服务中心”、“乡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乡镇三资管理中心”),增强了监管合力;清查“三资”情况,摸清了全县79个村委家底;规范乡镇会计委托代理工作,做到了机构、人员、场所、设施、经费、制度六到位。四是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以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集中精力解决问题。五是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以贯彻落实《廉政准则》为重点,着力加强全县党员干部的廉洁从政教育和行为。在全县大力开展了“学廉政准则,做廉洁表率”学习教育活动和警示教育系列活动。认真落实民主生活会、领导干部个人事项报告、述职述廉、“三项谈话”等制度,狠刹大操大办借机敛财歪风,群众满意度逐步提高。 
 
郭行杰

(作者系永和县委书记)

  【责任编辑: 刘静】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