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资源型欠发达地区,由于片面追求GDP发展速度,临汾在“十一五”头三年经历了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成了“矿难频发区、污染重灾区、腐败多发区”。凡此种种,破坏了形象,涣散了人心、影响了工作,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阴影,局面极其被动。面对严峻形势,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市委站在新的高度,于2009年11月做出了在全市广泛开展“爱我临汾、树我形象、建我家乡”活动,目的就是要通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凝聚人心,推动工作,改善形象,迅速走出阴影,扭转被动局面,带领临汾走上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轨道。
“爱、树、建”活动是强化社会前进的主心骨、精气神、发动机。爱我临汾,就是珍爱我们祖先留下的光辉灿烂的文化传承,珍爱临汾光荣而悠久的革命传统,珍爱生我养我的这方热土,珍爱这里的一草一木,珍爱临汾的荣誉和尊严,“爱我临汾”就是树立干部群众的主心骨;树我形象,就是树立临汾团结奋进、开拓进取的新形象,树立临汾诚实守信、文明和谐、本质安全的新形象,树立临汾充满魅力、充满活力、充满希望的新形象;“树我形象”就是要焕发干部群众的精气神;建我家乡,就是建设经济繁荣、社会和谐、民生殷实、环境优美的新临汾。可以说,“爱、树、建”活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临汾实际的有机结合,是社会管理工作创新的积极探索和实践。
“爱、树、建”活动是增强文化“软实力”这个发展的“硬功夫”。在发展的竞争中,思想文化优势是更内在、更持久,也更难替代和模仿的竞争优势。没有正确的思想、先进的文化,社会就会失掉主心骨,就会“丧魂落魄”。其实,文化的“软实力”是发展的“硬功夫”,“软实力”硬起来,我们的发展环境就会更好,发展就会更健康、更有后劲,也更可持续。文化是城市的“根与魂”,是城市发展的“内动力”。临汾要发展,既要外练“筋骨皮”,也要内练“精气神”。临汾要建设新型工业大市、区域中心城市、中西部经济强市,必须通过先进思想和文化的力量,在全社会激荡起不甘落后的志气、奋起直追的勇气、后来居上的豪气,把全市上下的干劲调动起来,智慧凝聚起来,才能成为全省转型跨越发展的先行区。
“爱、树、建”活动是增强发展的根本动力,端正发展的目的和方向。科学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任何一个地方的发展关键都在人,在于人的文化水准、思想方法和思想境界。思想文化的进步、人的素质的提升,将成为经济领域和其他领域发展的强大动力。要在发展的过程中提高人的素质,就要在精神文化方面下工夫,主动去引导人、提高人。文化关系到发展模式,关系到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一个地方要大发展,必须有共同的思想基础,如果各干各、各想各,社会就是一盘散沙,发展既没有方向,也会因缺乏合力而减少动力。在“爱、树、建”活动中我们开展八大主题活动,即实施六项文化精品工程、争创“文明和谐行业”竞赛、评选100名十大系列先进人物、“强素质、做表率、谋发展”主题读书活动、“知荣辱、树新风、我行动”道德实践活动、文明出行专项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百城万店无假货和“诚信示范店活动”,就是在保证“为了人”这个发展目的,是在端正科学发展的方向。
“爱、树、建”活动是改变呆板、教条和枯燥乏味的宣传方式。主旋律、主流文化绝不等于呆板、教条和枯燥乏味,它恰恰要更鲜活、更实在,也更有吸引力。围绕“爱、树、建”活动,编印了《可爱的临汾》等7本系列丛书,发放《“爱、树、建”主题活动图解》宣传画3万份,在党政机关、企业学校、公共场所、临街门面,张贴图画、摆放展板、悬挂横幅,组织宣讲团、专场报告会,编印“口袋读本”,尤其是“临汾精神”、“临汾市歌”、“临汾赋”的征集完成,引起全市各界的强烈共鸣。各级各部门结合实际、创新载体,丰富内容,坚持“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场场出精彩”,开展了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知识竞赛近400场,举办综合性文艺演出90多场,组织广场文化活动千余次。形成了文艺演出、知识竞赛、读书征文、摄影书画展览同时进行,农村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良性互动的生动局面,丰富了活动形式,创新了活动载体,扩大了活动影响,调动了全市干部群众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积极性。
“爱、树、建”活动是创优临汾环境、重塑城市形象的举措。“爱、树、建”活动通过生动的事实展示了我市优厚的资源禀赋、良好的发展环境、敢为人先的临汾精神,全面提升了我市的形象。一是干部形象明显提升。由于过去一度频繁发生多起事故和事件,导致一些干部在贯彻执行市委、市政府部署上,顾虑重重,缺乏攻坚克难的勇气;在面对突发事件时畏首畏尾,缺乏一往无前的胆识。开展“爱、树、建”活动以来,围绕转型跨越、先行发展,结合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争两先创五好当先锋”、“百日思想大解放”、学习右玉精神,通过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讨论”活动,项目建设年活动,特别是通过“爱、树、建”先进典型的影响和带动,广大干部受到教育和启发,燃起了“想干事、敢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激情,在“爱、树、建”活动中带领群众奋战在生产和建设的第一线,得到群众的爱戴和认可,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二是城市文明形象明显提升。坚持攻难点、破盲点,在全市大力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解决了乱倒乱扔、乱停乱放、乱写乱画等难点;开展文明出行专项活动,提高了市民交通安全意识,大大改善了城市交通状况;开展市场经营秩序整治,坚决打击假冒伪劣违法行为;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和“诚信示范点”评选活动,营造了良好的经营服务环境和市场秩序。三是文明程度明显提升。以文明礼仪规范教育为切入点,在全市窗口服务单位开展了提升形象建设、争创文明窗口活动,机关、事业单位开展了“讲文明、重礼仪、树新风”活动,农村开展了文明和谐村镇、十星级文明户、文明信用户等文明和谐创建活动,是社会各阶层都普遍感受到文明新风、礼仪风采和爱心亲情,全社会的文明程度大幅度提高。
“爱、树、建”活动是加强社会管理的一个重要抓手和重要平台。我们认为,“爱、树、建”活动主题就是要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在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上做出努力。在今后的“爱、树、建”活动中,我们要更加自觉地做好以下几点。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格局,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强化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责,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增强服务社会能力,支持人民团体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加强社会矛盾源头治理,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把人力、财力、物力更多投到基层,努力夯实基层组织、壮大基层力量、整合基层资源、强化基础工作,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善应急管理体制;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思想道德建设,持之以恒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增强全社会的法制意识,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增强社会诚信。
“爱、树、建”活动开展一年多来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极大地提振了全市人民的士气,成为凝聚合力、提升人气的有效载体,成为全市谋发展、快发展软实力的重要内容,意义重大。
市委政策研究室
【责任编辑: 刘静】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上一篇: 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 引领永和跨越式发展
下一篇: 霍州白龙镇法律培训到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