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纪检监察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1-09-03 09:02: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金融机构相继上市,为银行的纪检监察工作注入了新的内容和特点。目前,在市场宣传、产品定位、客户定位重新组合的特殊时期,纪检监察工作也处于承前启后的衔接关口,如何有效发挥纪检监察作用,是杜绝道德风险、预防操作违规、打击金融犯罪、消灭各种案件的关键,为此,纪检监察工作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提高素质,在自身建设上下工夫。
新的历史时期和金融上市的特殊阶段,要求纪检监察干部必须成为作风硬、业务通、水平高、站在反腐倡廉最前沿的主力军。为了适应新的形势,纪检监察干部亟待强化自身四个建设:一是强化综合素质建设。认真学习,刻苦钻研,深化理论功底,提高分析问题,组织协调、文字表达、因果推理等功能。要主动介入机关的各项监督检查业务活动,增强感性认识和实践经验,使自己成为既是纪检监察业务的专家,又是熟悉业务风险监督的能手。二是强化工作作风建设,纪检监察不能被动地去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而是应结合金融上市的特殊时期的业务重点主动出击,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使纪检监察工作部门的作用不能代替、不可缺少。三是强化廉政作风建设。“廉洁常挂心头,自律且莫放松”,纪检监察工作由于其特殊性,因此,纪检监察干部要严格要求自己,注意纯洁社交圈,净化生活圈,规范工作圈,管住活动圈。四是强化务实工作建设。注重实际,勤于调研,做到“三勤”:脑勤、腿勤、手勤。“脑勤”就是勤于思考,善于从平时的工作中分析规律,找准症结,摸透原因,不就事论事;“腿勤”就是勤下基层,潜下心多做调查研究,不做蜻蜓点水式的干部;“手勤”就是多动笔杆子,结合实际用理性去思维,捕捉有特色、有价值的工作方法和经验。
二、找准定位,在本职工作上下工夫。
职能上的模糊造成了责任上的马虎,履责不到位致使风险、案件会在眼皮底下出现。在实际工作中,职能需与三种关系“对接”。一是要处理好上级纪检监察关系,对上级的指示精神要全力贯彻,对上级的安排任务要完全落实。对单位的重大活动、主要措施、信访举报、案件查处要及时报告。二是要处理好与行党委的关系,始终保持党的领导,对反腐倡廉工作计划要交党委讨论,对本单位的党风廉政要建言献策。三是处理好本单位同等部门的关系。要坚持在金融机构的党委统一领导下,分工负责,各司其职。需要纪检监察部门牵头的,勇挑重担,当好主角;需要配合工作的,积极协助,甘当配角。
三、以防为主,在治病救人上下工夫。
在纪检监察工作中,要以防为先,防查并行,标本兼治。通过法制教育、合规教育、警示教育等形式的廉洁文化教育在全员中形成以贪为耻、以廉为荣的良好氛围。同时充分发挥监督检查职能,加强监察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切实使防范窗口前移,由立案查处转变向检查防治转变,对人员的重点排查内容的包括排查思想作风表现,是否对制度执行有抵触情绪;排查工作行为表现,是否有利用职务或工作之便,为亲属或朋友经商办企业或其他盈利活动提供便利等;排查纪律行为表现,是否有违反规章制度或劳动纪律行为,是否存在有偿中介或代理活动行为,是否存在炒股等行为;排查生活作风表现,是否存在消费水平明显超出合法收入、花钱大手大脚的情况,是否存在长期借用客户财物的行为,是否经常出入娱乐消费场所,参与赌博、吸毒等行为。排查领导行为表现,是否存在不按规定程序办事的违规违纪行为,是否驾驶或乘坐高档轿车。同时还要强化对基层单位的突击检查,尤其是要对库存现金、内外对账、密码管理重要空白凭证等现场风险点进行重点监控。以至达到通过教育使人不愿违规,通过检查使人不能违规,把员工的思想问题、行为问题、操作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增强了纪检工作前瞻性,同时还可以通过检查,找准管理上、制度上的薄弱环节,针对问题辨症施治,逐步建立一套既切合实际,又行之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对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人和事,必须坚决查处,毫不留情,切实达到“防、堵、查、纠”四为一体的综合整治效果。
(杨文俊 宋红权 作者单位:农业银行侯马市支行)

  【责任编辑: 李甲】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