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各级党组织要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使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富有成效,党建工作水平进一步提升。在县一级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中,当前应着重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着力解决“为什么学习”、怎么学习”的问题。
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也是党的一个重要政治优势。延安时期的学习活动形成了我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优良学风和文风,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指导中国革命的毛泽东思想,系统地解决了党的政治路线问题,保证了党的团结统一,推进了党的事业大发展。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因此,重视和加强学习,倡导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社会,是中央洞察秋毫、强基固本的战略思考和战略决策。
二、坚持常抓不懈,达到三个“养成”。
首先,领导干部要养成好的学习习惯。领导干部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中担负着重要职责,发挥着引领和示范作用。邓小平说:“忙于事务,放松学习,思想就容易庸俗化。如果说变质,思想的庸俗化就是一个危险的起点。”只有靠学习新知识武装头脑,靠学习新理论不断改造世界观,靠学习新思想筑牢防腐堤坝,靠学习多方面知识增强实践本领。
领导干部要想有所作为。一是要带头学,二是要坚持学,三是要理论联系实际学。这样,才能成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领导班子的精心组织者、积极促进者、自觉实践者,风气引领者。
其次,党政机关要养成好的学习风气。应该说,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既是具体的,也是抽象的。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势必引深、交叉、拓展到学习型社会,包括学习型机关、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学习型村镇建设当中,而各级党政机关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其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起主导作用。
长期以来,党政机关党员干部因为被束缚在这样那样的事务性工作上面,从部门负责人到一般人员,往往把学习当做一个“软任务”。如果一个人要靠制度的约束让其养成学习习惯的话,机关也应该用一定的办法来要求它形成学习风气。一是要有必要的形式,而且是行之有效的形式。二是要有科学的制度,而且要雷打不动地坚持。三是要有检验的标准,防止“和尚念经”不用脑。
第三,全社会要养成好的学习氛围。据有关统计资料,18世纪以前,知识更新的速度是80—90年,19世纪是50年,20世纪是30年,21世纪则是1年。不管是领导干部还是党员干部,不管是企业管理人员,还是自由职业者,我们每一个人都存在一个继续学习的问题。
三、坚持学以致用,实现三个“提高”。
学习是一切进步的先导。学习的最高境界在于求真,在于邃密群科;根本目的在于运用,在于面壁破壁。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就是要通过学习,使我们的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仰,提高文化素养,完善道德操守,抓住发展机遇,破解发展难题,创新发展模式,在政治水平、理论水平、实践水平三个方面实现提高。
一是提高领导干部的政治水平。政治水平体现履职水平。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水平,就是要个人服从组织、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但必须看到,我们一些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有些党员还不能完全同党中央保持一致,有的甚至违背党的性质和宗旨。面对众多考验,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学习,提高政治水平。
二是提高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理论水平决定思想认识水平。十七大强调: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当前,在一些地方、一些领导干部普遍存在理论水平低的问题,带来的后果是不能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看待问题,眼界不开阔、鉴别能力弱、决策不科学、驾驭全局的本领差。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为我们开展理论学习提供了新的契机,我们要借这一充电提高的强劲东风,紧紧抓住理论学习这根主线,坚持边读书边思考,全面、系统、准确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提高辩证思维能力,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层面更深刻地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各项要求。
三是提高党员干部的实践水平。学习能力关系执政能力。实践是检验一切的标准,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提高我们的实践水平,就是提高我们的执政能力,提高破解难题的能力,提高发展经济的能力,提高为官一任、富甲一方的能力。
学习是我们党的时代特征,学习是我们党的政治责任,学习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在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中,我们要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水平、理论水平、实践水平,使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邱建屏
【责任编辑: 刘静】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上一篇: 大宁县创新机制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下一篇: 贫困山区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