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固树立十个理念建设一流市级党校

2012-06-09 09:49: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一、学习
学习是一个人一生都应牢固树立的理念,因为学习以积德、学习以聚才。
首先,我们要理解为什么要学习?中国有句古语说得好,“活到老,学到老!”古人都这样讲,可见他们是多么的重视学习。正是通过许许多多的积累,古人才用自己的经验告诫我们学习知识的重要。中国是个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而知识则是文明的象征。现在的社会是复杂的社会,是竞争十分激烈的社会,更是优胜劣汰极其现实的社会。真可谓,强中自有强中手。这是为什么要学习或者说学习的重要性。
其次,学习还有它的必要性。认识了学习的重要性,还必须理解学习的必要性,才能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三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社会在进步在发展,而且是在竞争中发展,竞争是什么,就是矛盾,只有矛盾才能激活社会发展的步伐,想要解决好矛盾,提高解决矛盾的能力和水平,就需要学习,而且要认真的学习。我们党校是学习型党组织的示范单位,把学习抓得很紧很紧,走在其他单位的前边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教师要面对干部自主选学的新形势,努力转变观念,主动出击,确定好自己的研究方向,认真细致的学习,其他同志也要针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认真学习,要通过学习对自己的业务精益求精,争创一流。
二、团结
团结就能营造和谐,团结和谐是一种境界。团结就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使多种情感凝聚在一起而产生的一种精神。要想成为一个团结的集体、优秀的集体,就必须用我们的真诚去面对集体当中的每一个人,让这个集体里的每一个人都感到心灵的温暖。因为友爱产生动力,和谐铸就辉煌,团结就是力量。
要达到和谐的人生境界,宽容是最重要的方面,我们要做到宽厚待人,容纳非议,坚持以德报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由此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要达到和谐的人生境界,最根本的是要实现心灵的和谐。心灵的和谐,是一个内涵博大的概念,不但是一种修养而且是一种素质,当然更是一种境界,只有心灵和谐了,才能心静、心正,才能明是非、辩善恶,分真假、知美丑,才能淡泊名利,坦然面对一切。如果我们做到了团结和谐,我们的校园就能出现正义之风,和谐之气,就能风清气正,我们的明天就会更加美好。
三、尊重
尊重就是敬重和重视。实际上人的内心都十分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但只有尊重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尊重他人是一种高尚的美德,是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尊重他人是一个政治思想修养好的表现,是一种文明的社交方式,更是顺利开展工作,建立良好社交关系的基石。
尊重他人要避免把职位高低、权力大小等这些因素与尊重程度划等号,虽然人的地位有差异、个性各不同,但人们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只要是兢兢业业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尽心竭力、尽职尽责努力工作的人都值得我们尊重。在我们创建文明和谐单位的今天,尊重二字显得尤为重要,能做到相互尊重,就能搞好团结,能搞好团结,就能营造良好的和谐氛围。
四、真诚
真诚就是为人真实,做事诚恳,是领导干部取信于民,一般同志交流处事的德行修养。真诚作为一种文化,是高尚的人格力量,是相互间敞开心扉、诚心诚意相互交往、合作共事的优良品行。
真诚是干事创业的无形力量。就个人而言,真诚是高尚的人格魅力,就单位而言,真诚是宝贵的无形资产,就政府而言,真诚是良好的信誉形象,就社会而言,真诚是构建和谐的基石。可见,真诚的力量无与伦比。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任何矛盾都能在真诚的言行中化解,任何怨恨不满,都能在真诚的关怀中消融,任何猜疑误会,都能在真诚的交流中沟通。以真诚做事则无难不克,以真诚立业则无业不兴。所以真诚能行之永久,是为人处事的根本,事业成败的关键。
五、敬业
党校是领导的摇篮,干部的熔炉,是为干部成长打基础的。我们所干的事情是关系战略性、长远性的。无论社会上如何看待我们,哪怕被人遗忘,我们党校的工作者都对党的干部教育事业忠贞不渝,充满信心,都在热爱着我们的这个岗位、热爱着我们这份神圣的事业,都能做到爱岗敬业。这是因为我们都能认识到党校是党委的一个重要工作部门,干部教育是党的事业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才有信心坚守,才能三十多年如一日,痴心不改,甘愿寂寞,甘愿奉献,几十年就战斗在这个校园,就工作在这三尺讲台,而且从不悔恨从不抱怨。这就是党校人对党的干部教育事业的忠诚,对党校的爱,更是爱岗敬业的表现。
年轻的同志要向这些老同志学习,把握好自己的大好年华,爱岗敬业、脚踏实地,积极进取、争做贡献。
六、阳光
阳光是指什么?就是公开透明,光明磊落,是领导干部做人做事做官的起码标准,也是所有同志做人做事的基本要求。阳光代表着大气、正气和清气。
首先,阳光是为人处事的品德素养。古人云:“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心底充满阳光,阴影自然远去。阳光就是宽容之心,就是博大胸襟,就是旷达大度,就是包容共让。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群众都要有求同存异的大度雅量,要有克己为人的奉献胸怀,以包容的心态弘扬正气,化解矛盾,凝聚人心。要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坦坦荡荡做事。
其次,阳光是当今社会管理的本质要求。法律越来越健全,规章越来越具体,人们的法治意识越来越高,学法懂法用法,要求公平、公正按规章办事的人越来越多,唯有阳光办一切事情才是最可取的。
第三,阳光是反腐倡廉的治本之举。大小单位,大小人物都需要加强廉政建设。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反腐倡廉建设的基本要求。阳光就是最好的防腐剂,公开就是最好的水准仪,只要做到阳光、做到公平、做到透明,就能成大器、成大业、成大道,就能提升人生境界。
七、责任
责任就是认真履职,敢于担当,这是领导干部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集中表现。
温家宝总理讲:“事不避难,勇于担当,奋勇向前。”习近平同志讲,看一个领导干部,很重要的是看他有没有责任感,有没有担当精神。责任感是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诚和热情。有责任,事业才有希望;有责任,生命才会闪光;有责任,人格才更高尚。责任是压力、是动力,更是战斗力,责任心有多重,人生舞台就有多大。有了强烈的责任意识就能推动工作的落实。责任感、责任心是每位同志的宝贵品质,负责任是一种态度,一种修养,更是一种能力。有无责任心,责任感也是组织考察使用干部的主要内容。
八、落实
毛泽东同志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我认为这就是讲落实的问题。2010年3月1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春季开学典礼上以《关键在于落实》为题作了专门的重要讲话。这充分说明抓落实的重要性,前几天李兆前同志在讲话中讲,蓝图已绘就,方针已经确定,就剩下两个字,这就是落实。一个国家如此,一个地方如此,一个单位也如此,再好的政策措施,再好的规章制度,只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没有人专抓落实有何意义。为此我认为这里边还有个管理理念和执行文化的问题,为了使规章制度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就不能搞得太繁,要简单,但简单并不等于鲁莽草率,也不等于浅薄简陋,更不等于不讲规矩、不讲程序、不讲原则,而是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目的是为了落实。凡是追求简单明了,这样就容易理解,便于执行和操作。因此,为了落实首先要树立简单的理念,体现在工作上就是坚持实事求是,不绕弯子、不兜圈子,不推诿、不扯皮,不讲空话、套话,不搞形式主义,将一个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然后高效的加以解决。这种理念的核心是执行力,它注重的是效率,追求的是效果。
我们要抓好工作的落实,首先要靠干部、要靠各级领导干部,因此领导干部首先要有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能力,会抓工作的重点,能吃问题的本质,有化繁为简,以简驭繁的素养。有些事情则需要雷厉风行抓紧落实。只有这样各项工作才能顺利的得到落实。
九、创新
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的重要举措。党校作为培训党员干部的主渠道,是加强党的理论武装的重要阵地,是干部加强党性锻炼的火红熔炉。党校工作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的建设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意义。我们要充分认识加强党校工作是进一步推进科学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是完成中央提出的各项战略任务的迫切需要,是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善于治国理政的干部队伍的迫切需要。要通过卓有成效的党校工作,使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弘扬优良作风,提高道德水平,增强能力素质,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并紧紧围绕党校工作的中心任务,通过深化改革创新,进一步优化教学布局,改进教学方式,推进教研一体化,推进党校人才队伍建设,优化党校资源整合,着力提高党校办学水平,从而使干部培训工作取得新的改进、新的提高。
十、激情
激情就是昂扬向上,开拓进取,积极有为,敢于博弈的一种精神状态。激情作为一种文化是干事创业的动力,是对人民、对国家、对朋友、对单位的深厚感情,是对岗位和所从事事业的饱满热情。
激情就像一团火,锲而不舍使人生充满活力,她源自热爱生活的精神状态。她是一种对人、对国对家永不枯竭的爱,在创建文明和谐单位,建设一流市级党校,建设我们这美好校园的今天,我们大家要有一种激情,有一份对党校,对干部教育事业炽热的爱,我们太需要有一种自强不息、义无返顾、勇往直前的精神状态。
流逝的是岁月,永恒的是事业,我们的事业是干部教育,我们的事业宏伟壮丽。建设一流市级党校是我们办学兴校的最高目标和境界,只要牢牢地树立起上述这十个理念,我们就能克服前进路上的种种困难,只要牢牢地树立起这十个理念,我们建设一流市级党校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作者系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石宝兴

  【责任编辑: 刘静】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