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收获抓复播 不违农时种玉米

2014-06-13 07:12:26 来源:临汾新闻网

玉米是我市主要的秋作物,其产量的高低在我市秋粮构成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夏玉米适期播种,可以使玉米生育期延长,充分利用光能、地力等条件,积累更多的营养物质,为穗大、粒多、粒重奠定基础。“三夏”期间,时间紧、农活多,气温高、墒情差,由于今年我市小麦成熟期普遍推迟,会不会影响玉米的播种呢?对此,记者采访了市农委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赵玉山。

记者:今年我市小麦成熟期普遍推迟,而玉米播种有“春争日,夏争时”夏播争早,越早越好”之说,广大农民朋友如何掌握夏玉米适宜播种期?

赵玉山:今年我市小麦成熟期普遍推迟,广大农民朋友应争取农时,适期早播。适期早播是夏玉米增产的关键措施,目前推广的玉米品种大部分属中、晚熟品种,必须适期早播才能充分发挥增产潜力,达到理想的产量和品质。一般玉米品种,可采取麦后复播方式。对登海系列、屯玉系列、蠡玉16号等生育期略长的品种最好采取麦收前3—5天套种,以机械化抢时播种为好。玉米播种有“春争日,夏争时”“夏播争早,越早越好”之说,农民朋友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尽量提前播种夏玉米,播期最晚不宜晚于6月23日。

记者:夏玉米播种前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赵玉山:麦收前造墒,麦收后及早灭茬,抢种夏玉米。在前茬收获早、土壤墒情足或有造墒条件的情况下,可前茬收获后早深耕,后整地播种;在前茬收获较晚,则应先局部整地,在播种行开沟、施肥、平整、抢种,出苗后行间再深耕。因今年我市个别地方小麦成熟期推迟,有些平茬复播改为套种玉米,应浇麦黄水造墒播种,小麦收获后,再灭茬、深刨、整地。总之,“三夏”期间,时间紧、农活多,气温高、墒情差。直播和套种田的整地、施肥造墒、播种既要抓紧,又应根据墒情灵活掌握。

记者:夏玉米播种前如何选种?如何做好种子处理工作?

赵玉山:选用优种,合理品种布局是夺取夏玉米高产的关键,推荐夏播品种主要有:浚单29、大丰133、京科968、登海6702、金玉24、晋单63、华农138、郑单958、浚单20、滑玉58、吉祥1号、君实9号等品种。近几年玉米病虫害发生较重,对于没有进行包衣处理的种子,可采取药剂拌种,有效防治玉米病毒病、根腐病等,也可防治蓟马、耕葵粉芥以及其他地下害虫。

防治玉米病毒病可用1.5%植病灵Ⅱ号10毫升,对适量水,拌5千克;防治根腐病、黑粉病可用50%多菌灵或粉锈宁可湿性粉10—15克,对适量水,拌5千克玉米种;防治玉米大小斑病可用玉米拌种保苗剂40克,拌玉米种5—7千克。防治地下害虫可用50%锌硫磷乳油,用量不超过10毫升,对适量水,拌玉米种10千克。

记者:广大农民朋友如何及时趁墒抢种?

赵玉山:农民朋友应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收听、收看天气预报。要抓住降水天气过程出现较为有利的墒情条件,及时趁墒抢种。有条件的地方要浇好麦黄水,以便麦后趁墒抢种。

记者:夏玉米播种期间的水分条件如何满足夏玉米播种出苗所要求的土壤墒情?

赵玉山:由于近期我市温度偏高,热量条件充裕,为夏玉米的适期播种创造了较为有利的条件。夏玉米从播种到出苗期耕作层(0厘米~30厘米)的适宜土壤水分指标为16%~18%,一般在玉米播种前有一次20毫米以上的降水过程,即可满足夏玉米播种出苗所要求的土壤墒情。

记者:如何根据本地的土壤肥力、施肥水平、品种特性进行合理密植?

赵玉山:实践证明,在密度增大时,配合适当的种植方式更能发挥密植的增产效果和便于田间管理。我市夏播玉米一般以每亩3800—4300株为宜,当前玉米的种植方式主要有等行距种植和大小行距种植两种。

1.等行距种植。套种、夏直播均可采用。行距为56~72厘米,株距因密度而定。均匀种植,可充分利用光、水、土、肥条件,便于机械化作业。

2.大小行距种植。一般大行距82厘米,小行距50厘米左右。其特点是,植株在田间分布较均匀,生育前期对光能、地力利用不足,但能调节玉米生育后期的个体与群体发育的矛盾,充分发挥边行优势,利于管理。

记者:在玉米出苗后,如何抓好玉米的田间管理?

赵玉山:当玉米3-5叶期进行一次性间定苗,间苗除去弱苗、小苗、病苗,选留粗细和高低一致的壮苗。定苗后到抽雄前,结合田间管理多次拔除弱株,降低田间空株率,提高群体整齐度。按叶龄指标,玉米全生育期分3次施肥,第l次为拔节期,6-7片展开叶(播后25天)时,每亩追尿素l5千克;第2次大喇叭口期,12-13片展开叶(播后45天),每亩追尿素25千克;第3次吐丝期,每亩追尿素l0千克,做到前轻、中重、后补足。适时浇水,苗期田间持水保持60%,拔节和抽雄后田间持水保持70%和80%。土壤水分不足时,及时浇水。以满足玉米生长发育对水分的需求。另外,在玉米拔节期,结合施肥,中耕培土l次。

记者:玉米田在播种期、苗期,怎样进行病虫害综合防治?

赵玉山:1.选用抗耐病良种。如晋单63号、浚单20、浚单29、郑单958、润民9号、登海6702、金玉18等,并且要采用包衣种子;2.优化种植结构,采取与大豆同穴或间作种植玉米,有利天敌转移,显著增加天敌的发生,充分发挥天敌的控害作用。3.大力推广适时播种、平衡施肥、增施磷钾肥等栽培技术。增施钾肥和锌肥(每亩用ZnSO41.5~2千克作种肥)对玉米茎基腐病有显著抑制作用。4.化学防治。可用40%甲基异柳磷种子量的0.2%加50%多菌灵用种量的0.1%拌种,防治地下害虫同时兼治鼠、黑穗病、黑粉病、灰飞虱、蚜虫等;在玉米2~3叶期,亩用40%氧化乐果25~30毫升或10%蚜虱净10克加20%病毒AⅡ号80~100克或6%病毒克40克或1.5%植病灵Ⅱ号对水喷雾,可防治玉米病毒病和灰飞虱,预防粗缩病。同时拔除田间病株,以减少毒源。

记者:玉米机械化精量播种一次性深施肥技术是一种先进的玉米种植技术,精量播种田间作业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赵玉山:玉米机械化精量播种一次性深施肥技术是一种先进的玉米种植技术,就是使用精量播种机,将单粒的玉米种子实施穴播,按照农艺要求的位置播入土壤中,并按量一次性深施化肥的机械化种植技术。一次性施肥是指化肥按农艺要求深度一次性施入土壤中,以达到作物不同时期的养分,满足玉米生长发育阶段的营养需要,长效肥料一次性深施打破了传统的耕作程序,同时结合化学除草剂封闭,减少了人工间苗和人工除草环节,节省了过多的劳动力投入,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达到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目的。精量播种田间作业时注意,第一,机手和农具手必须密切配合,农具手经常观察排种、排肥情况,防止漏播、漏施。第二,随时注意种、肥箱中种肥量的多少,一旦发现不满足一个行程的排种、肥量,应及时添加,以免到地中间加种、肥而浪费时间。第三,如果用气吸式播种机进行播种,风机转速不应忽高忽低。第四,作业过程中,严禁倒车和在不提升农具的状态下转弯,以免损坏机件。

本报记者 刘静 范韶华

责任编辑:杨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