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天气真的是过分炎热了,以至于让人受不住。炎热的暑期,如何预防食物中毒呢?带着这个问题,记者走访了市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强志胜。强志胜说,暑期细菌性食物中毒虽然随时会在我们身边发生,但是如果注意饮食卫生,讲究科学进餐,这样,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记者:暑期为什么容易食物中毒?强志胜:暑天之际,气温升高,湿度大,适合各种致病微生物繁殖。食物易腐败,再加之苍蝇叮爬,污染食物,如果吃了被病菌或病菌毒素污染的食物,就可能引起食物中毒。熟食制品、凉菜、冷饮等食品加工或贮存不当,极易引发食物中毒。此外,暑天还是蔬菜水果残留农药引起食物中毒的多发时段。一般来说,易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以冷荤、凉菜、剩米饭和肉制品等为主,海鲜类食品、扁豆、新鲜腌制的咸菜也容易出现这一问题。
记者:暑期预防食物中毒的常识有哪些?强志胜:具体来讲,暑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预防食物中毒:一、不宜在常温下保存剩菜。暑期,即使不过夜的饭菜,一定要及时冷藏,不可在常温下保存,以免给病菌的生长繁殖和释放毒素创造条件。
二、餐馆就餐少点凉菜。热天到餐馆就餐,点菜时尽量多点热菜,吃剩下的饭菜不宜打包,以 免储存不当,食用后引起食物中毒。还有参加酒席一些公众聚会尽量少食或不食凉菜。
三、少吃街头冷饮或刨冰。街头无证摊点所用的冰多是工业用冰,带有大量的细菌和其他有毒物质。
四、凉拌菜中加入食醋,除调味外,尚可杀死某些细菌,特别是海产品中的嗜盐菌。海蜇皮中常含有嗜盐菌,人吃了这种海蜇皮后,可引起嗜盐菌食物中毒。吃海蜇皮前如经2%醋溶液浸泡,10分钟后就可杀死嗜盐菌。有人试验,把嗜盐菌放入食醋中,仅l-3分钟就会死亡。
记者:怎样预防食物食用不当引起的中毒?强志胜:1、新鲜木耳不宜食用,鲜木耳含有一种啉类光感物质,它对光线敏感,食用后经太阳照射,引起日光皮炎,个别严重的还会因咽喉水肿发生呼吸困难。
2、不食发芽马铃薯,马铃薯是家庭餐桌上经常食用的蔬菜之一,但它含有毒成分茄碱(马铃薯毒素、龙葵苷),不过,各部位含量不同,成熟马铃薯含量较少,一般不引起中毒,而马铃薯的芽、花、叶及块茎的外层皮中却含有较高的茄碱,马铃薯嫩芽部位的毒素甚至比肉质部分高几十倍至几百倍。未成熟的绿色马铃薯或因贮存不当而出现黑斑的马铃薯块茎中,都含有极高的毒性物质。
3、慎食蚕豆,蚕豆种子中含有巢菜碱苷,人食用这种物质后,可引起急性溶血性贫血(蚕豆黄病)。暑期吃青蚕豆时,如果烹制不当,常会使人发生中毒现象。
4、黄花菜又被称为金针菜,是人们喜爱的菜肴之一。但黄花菜中含有秋水仙碱,如果人体摄入秋水仙碱后,会在人体组织内被氧化,生成二秋水仙碱。而二秋水仙碱是一种剧毒物质,可毒害人体胃肠道、泌尿系统,严重威胁健康。可将鲜黄花菜煮熟、煮透,再食用。
5、紫菜水发后若呈蓝紫色,则说明在海中生长时已被有毒物质环状多肽污染,不可食用。
6、暑期吃海鲜时,应该煮熟后再吃。像毛蚶、螺蛳、甲鱼、牛蛙一类的水产品,体腔内都存留有霍乱弧、甲肝病毒等,如果加热不彻底,就会被人体吸收而致病。
记者:许多人误认为食物进了冰箱就保险了,其实不然,冰箱食物如何储存才是安全的?强志胜:想要享用到健康的食物,暑期使用冰箱冷藏食物时还需要做到这些,才能更进一步保证健康。
1、定期对冰箱进行清洗、消毒,暑期每星期一次,可用0.5%的漂白粉擦洗。要特别注意擦洗箱缝、拐角、隔架,然后再用干净湿布抹干净。
2、冰箱内的食品分门别类放置:鱼肉类生制品应保存在冷冻室内。需要保存在低温下但又不需冻结的食品如熟鱼、肉类,应放置在冷藏室上层处,蔬菜和水果直放置在箱内下层,其他熟制品等应放于冰箱的中层,各种罐装食品可分别放在箱门的各个搁架上。
3、实验表明,有些食品不可冷冻后再食用,如生姜,有人以为把姜放在冰箱里冷冻,拿出食用时依然能保持新鲜,殊不知,受冻的生姜在常温下化解时,会产生一种致癌物,不利于健康。
记者:发生一般性食物中毒怎么办?强志胜:一般食物中毒的救治方法:如在家中发病,如呕吐、腹泻、腹痛的不应立即用止泻药如易蒙停等;特别对有高热、毒血症及粘液脓血便的病人应避免使用,以免加重中毒症状。一般情况下,首先是先大量饮用清水,这样可以促进致病菌及其产生的肠毒素的排除,减轻中毒症状。腹痛程度严重的病人可适量给予解紊剂,如颠茄合剂或颠茄片。如按上述处理无缓解迹象,甚至出现失水明显,四肢寒冷,腹痛腹泻加重,极度衰竭,面色苍白,大汗,意识模糊,说胡话或抽搐,以致休克,应立即到医院救治,否则会有生命危险。(记者 刘晚)
责任编辑:刘静
上一篇: 健康从“心”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