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年春节我们过得喜洋洋

2015-02-26 08:29:39 来源:临汾新闻网

编者按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转瞬间,温馨而快乐的春节长假已然结束。在这难忘的羊年新春里,你是否过得喜气洋洋,是否过得洋洋得意,又有一些怎样的收获?本期,让我们走近普通市民,看看他们是如何过新年的,听他们说说过年的开心事,看从中折射出怎样的时代变迁。

工地上过新年

新年竟然在工地上过,家住尧都区长胡同的俞女士压根儿也没有这么想,然而,正月初一那天,她不得不来到工地上和工人们一起煮饺子吃。她说:“真是不一样的感受,不一样的新年。”

正月初一,想到还有三四个工人在东城守工地,俞女士心里想得很多。由于年前赶工期,还有守工地这些原因,几个工人没有赶回去过年,这些工人都是南方的,大过年的,亲人不在身边……想到这里,俞女士果断地把除夕包好的两大竹盘饺子放到后备厢里,又放进去一些熟肉和酒菜,带着孩子一家三口来到了工地。看到老板一家三口的到来,工人们的情绪明显地好了起来,下饺子、切肉、倒酒,忙得不亦乐乎,有些过年的喜庆气氛了。

在钢筋、水泥、脚手架下放好饭桌,热乎乎的饺子端上了桌,工人们说:“吃,吃,吃饱不想家。”吃着、说着、喝着,大家感觉到幸福的时候,孩子的一句话煞了些风景:“怎么有点风餐露宿的感觉呢?”俞女士赶紧说孩子:“看你,可是学会了几个词?”

孩子眨巴着眼睛不吭气了,俞女士又和工人们一起举起了酒杯,借着酒劲说:“风餐露宿怕什么,只有我们风餐露宿了,才能换得万家团圆。”工人们齐声叫好,互相举杯祝福2015年会有好运气。      记者 刘晚

正月初一我在岗

今年过年,对市传染病医院的高宏琴大夫来说,可是值班值够瘾了,整整值班24小时,从除夕的中午1点一直到正月初一的中午1点。从马年一下就值到了羊年,这个班,值地值呀,高宏琴大夫乐呵呵地讲她的值班经历。

接班的时候,我刚从西安赶回来,把女儿送到家里,就匆匆地跑到了医院。到底是过年,医院里的病人比平日里要少些,和我一起值班的还有其他3位大夫,我们互相勉励说,一定要站好2014年的最后一班岗,站好2015年的头一班岗。

一下午,我们和病房里的病人谈了谈心,根据病人的需要处理了一些问题。不知不觉间,天就黑了下来,时不时有爆竹声传来,时针指向6点的时候,我们预订的年夜饭送来了,四菜一汤:辣子白、土豆丝、烧茄子、鱼香肉丝、鸡蛋拌汤。只不过,这些年夜饭装在一次性饭盒里。开饭了,我们4个人吃得香甜极了,大家似乎提前约好似的,谁都不提家里的人和事,只谈一些工作上的事情。春晚开始的时候,尽管有的病房里有电视,但谁都顾不上去看,没事,反正要重播吗。一直忙到春晚结束,我们才得空迷糊了一下。

迎新春的鞭炮响起的时候,我们已经穿梭在各个病房了,忙起来就忘了时间了,快1点的时候,那3位大夫才脱了白大褂回家,还是被我轰走的。看着她们的背影,我由衷地发出祝福:大夫们,新年快乐!      记者 刘晚

老少邻居团圆宴

正月初一中午的这顿团圆宴,一般都是家人在一起吃的。而在漪汾花园,却上演了一幕老少邻居在一起吃团圆宴的感人画面。

羊年春节,对于市区迎春南街九九大院的居民来说,却是蛮新鲜的一个新年。一大早,几户邻居就相约去漪汾花园看望和他们在一起住了9年之久的一位老邻居,86岁的张捷才老大爷。邻居们出发的时候,手里都提着年前就给老人买好的礼品,有核桃露、纯奶、还有土鸡蛋、蒸好的年糕等。

说来话长,这几户邻居在一起住了9年之久,朝夕相伴,和睦相处,慢慢地有了感情。去年10月份,张大爷的女儿在漪汾花园买了一套经济适用房,孝顺的女儿就把张大爷接过去住了。邻居们都说,大爷在的时候不觉得,大爷走了以后才知道大爷原来是天底下最好的邻居。以前,厕所满了大爷就打电话让掏粪工掏了,院子里只要进了人,大爷总要问一句找谁呢?可别小看这一句话,做贼心虚的小偷往往就知难而退了。自从大爷走了以后,院子里就出现了厕所满了没人掏、院子里进贼的问题,这些现象,让邻居们不约而同地想起张大爷来。

因为提前电话联系了,大爷就在门口等着邻居们的到来,毕竟朝夕相伴了9年了,远亲不如近邻吗,大爷的女儿和女婿还为邻居们备下了丰盛的饭菜。席间,谈起以往在一起居住的岁月,以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好几个邻居落下了眼泪。

邻居小刘告诉记者说,以前和大爷住在一起不觉得,自从大爷搬走了之后,我才深刻地体会到一句话:千斤买宅,万斤买邻。          记者 刘晚

微信里赏新年

羊年春节,家住南外环的亢小西获得朋友们的一个嘉奖令“微信达人”。

尽管被誉为“微信达人”,可亢小西女士的“微龄”还不到1年。说起玩微信,亢小西说,当初我可是被逼着上的微信,儿子说:“妈妈,我爷爷都有微信了。”老公说:“你们单位没有微信的可能就你一个了吧。”朋友说:“总有一天你会被时代淘汰掉的。”在这声声讨伐声中,亢女士将信将疑地上了微信。微信真有那么好吗?接通微信的一刹那,亢女士就感到了来自微信的“威力”,群里一下就上来152个朋友和她打招呼,全是过去的同学、朋友还有同事。

今年羊年春节,亢女士说,微信又一次让我尝到了“甜头”,朋友们在微信里互相拜年。在微信里,我可以看到去北京过年的朋友,去西安过年的朋友,去翼城老家过年的朋友……

如果是以前,过节只能和朋友通通电话,可是现在,因为有微信,我可以看见朋友在北京的街头漫步;我可以看见西安一隅的迎春花开了,淡黄淡黄的;我还可以看见,在翼城的农家小院里,一只大公鸡和一只小狗在太阳底下打瞌睡、和谐共处……所有这些精彩的画面都是朋友们用手机拍的。

感谢微信,给了我一个精彩的世界一个精彩的年。亢小西喊出了自己的心声。          记者 刘晚

与[偶像]合影过年

正月初一下午,我和孩子来到了离家最近的景区——尧庙广场,看看今年的庙会有什么新变化。只见这里车水马龙、游人如织,许多家长都带着孩子来这里玩,一家三口其乐融融。庙会依然荟萃了本地及外地数十家名优小吃,还有太空飞车、大型飞机、恐怖森林、草坪娱乐园、海盗船、蹦极、太空飞碟、海豹戏水等游乐项目。孩子们在家长的陪伴下,参加了各种游戏活动,欢笑声在尧庙上空回荡。

我和孩子在这里拍了合影,一起品尝了台湾鸡柳和长沙臭豆腐,观看了一位师傅在大米粒上刻字和吹糖人的绝活,又一起玩了碰碰车、太空飞碟。我们还兴致勃勃地走进科技馆参观了光井、电磁加速器等模具,孩子为我讲了不少声光、电磁等物理知识。

当然,最难忘的是这里举办的国际名人蜡像展。馆内设有数个展区,展出包括普京、奥巴马、金正恩、范冰冰、孙俪、贝克汉姆、邓丽君、成龙、爱因斯坦等十余尊栩栩如生、姿态各异的名人蜡像,配合精采无比的视听效果及新奇刺激的互动体验,让参观者仿佛置身于著名事件或时代之中,与心爱的偶像近距离接触,感受明星的魅力风采。在猪八戒背媳妇这个蜡像前,一对新婚夫妻新娘揪着猪八戒的耳朵,新郎拍着猪八戒的肚皮,与猪八戒亲密合影。像拍完了,两个人开心地笑起来,画面上的猪八戒俏皮极了,充满了喜气,像在和人们亲切打招呼,逗人们开心。

孩子走到普京这里,普京微笑着,似在发表演讲。孩子拿起桌上的麦克风对普京进行了“采访”,随后又拍拍普京的肩膀,说了声:“谢谢,祝您新年快乐!”我随手抢拍下了这个镜头。硬汉子施瓦辛格是孩子一直敬佩的人,只见他身着终结者戎装,戴着墨镜、气宇轩昂、神情准峻,样子酷极了。孩子模仿他的样子与他合影,我趁机说:“要做个像施瓦辛格一样的硬汉子!”在韩国明星金秀贤那里,孩子拍拍他的肩膀,对我说:“要我和他一样帅多好!”

在甄嬛那里,只见她凤冠霞帔,二目炯炯有神,分明有一股霸气在涌动。许多女孩子心里都有一个甄嬛梦,这个形象无形中让她们找到了寄托,纷纷跑到甄嬛身边,与甄嬛合影。每个男孩子心里都有一个武侠梦,成龙、李小龙无形中就成为他们的最爱。于是,众多男孩围在李小龙身边,还有两个做出了与李小龙对打的样子,样子甚为英勇,家长笑着按下了快门。

还有爱因斯坦,还有刘翔,还有贝克汉姆,还有乐嘉……在蜡像馆里,不管你喜欢科学家、文学家,还是运动员、演艺明星、主持人,到处都有你心仪的偶像。据主办方介绍,蜡像馆开展以来,每天参观的超过千余人次,与“名人”合影、零距离互动,为人们的新年生活增添了不少情趣。

看蜡像,先走过一段很长的红地毯,感觉自己也星光熠熠了。一次看到这么多明星,我的感觉也是棒棒哒。             记者 郭璞

照张“全家福”

正月初三,年味正浓,笔者走进大宁县徐家垛乡徐家垛村贺廷良家的大门。此时,温暖的阳光洒满了农家小院,大门上挂起了大红灯笼,门框上贴的喜庆对联,3孔石窑洞收拾得干净整洁、焕然一新,刚换的塑钢门窗、新买的沙发茶几、一应俱全的家用电器把家里装点得胜过城里人。

还记得那是2013年,整整一个月的大雨,把几孔石窑淋得湿了半截,墙皮脱落,裂纹纵横,门窗透风漏雨,简直无法入住。去年贺廷良从太原打工回来,投资近两万元,在3个女婿的帮助下维修了窑洞,更换了门窗和玻璃,买回了新家具。

贺廷良今年69岁,中年丧妻,留下3个幼小的女儿,从此,他既当爹又当妈,风里雨里、泥里水里地苦熬了几十年,终于将孩子们拉扯成人,相继出嫁到外村。他一生务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过日子精打细算,老来生活无忧无虑,女儿女婿十分孝顺,几个外甥均已上学,日子越过越红火。

小女儿贺记珍和丈夫见我们来了立即开始炒菜做饭,不一会儿热腾腾的饭菜就端上了小炕桌,黄酒白酒,清蒸鱼、火腿鸡块、过油肉、豆腐粉条、炒鸡蛋、油炸花生、热油糕……炕桌被摆得满满的。3家人团团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谈,笑声不断,贺廷良和女婿们几杯酒下肚,话也多了起来,连连说:“我虽然没有儿子,但有3个孝顺的女儿女婿,农忙种地,农闲维修窑洞全凭他们下苦哩!左邻右舍都十分羡慕。”女婿说:“爸,你在村里人缘好,乐于助人,与邻为善,对娃们也好,娃们就孝顺你。你现在也上了年纪了,以后也不要多干活了,晚年好好享福吧!”

贺廷良接着说:“现在过年真是好的没法说了,我一个人就置办了近三千元的年货,鸡鸭鱼肉猪肉海鲜,鞭炮烟酒对联蔬菜等等一应俱全,不说花钱多少,就盼着孩儿们来了红火热闹一番!今年我还承包了两个大棚,都是政府投资建起来的,我们只是出一点儿力气管理好就行。蔬菜到能卖的时候就有菜贩子上门收购,就是人忙一些,一年种两茬,前半年种甜瓜,后半年种蔬菜,两样毛收入计划在两万元左右!虽然人苦点、累点,但是,希望到后半年能有个好收成,说到底,现在能过上好日子,都是托共产党的福,沾了富民政策的光了!”

吃完午饭,老贺走出屋子,吆喝一声:“孩儿们,都把新衣裳换上,咱们照一张全家福吧!”于是,一家人搬来凳子,穿上鲜亮的新衣服让老贺坐在中间,其他人分别坐在两边。随着我手中相机的“咔嚓”一响,一张全家福照定格了家庭成员的幸福瞬间,一阵欢乐的笑声在农家小院上空久久回荡。             通讯员 侯耀强

责任编辑:柏东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