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解放路小学校长卫建棠:“百年校史,珍贵的教科书”

2021-05-12 09:59:52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卫建棠为孩子们讲校史

  在举国上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临汾市解放路小学也迎来了建校100周年的大喜日子。走进生机勃勃的校园,映入眼帘的是催人奋进的校园文化和师生热情洋溢的笑脸。新建成的校史馆里,校长卫建棠在给孩子们讲校史,她目光凝重,时而慷慨激昂,时而沉郁顿挫。孩子们用心聆听,深切感受着学校厚重的历史积淀、丰硕的办学成果和不懈的进取精神。

  百年校史对一所学校意味着什么,又将如何在新百年的征程中奋发有为?记者就此采访了卫建棠。

  记者:卫校长,您好!首先向解放路小学建校100周年表示祝贺!解放路小学是我市一所历史悠久的老校、名校,陪伴众多临汾人走过童年,为他们打下靓丽的人生底色。总结百年校史有怎样的意义和价值?

  卫建棠:解放路小学始建于1921年,从诞生之日起,就植入了红色基因,打上了红色烙印,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从1921年省立第六师范附属小学(解放路小学前身)第一声钟铃响起到今天,解放路小学走过了漫长的100年。回顾百年历程,办学的艰辛、战火的摧残、浩劫的损伤、发展的辉煌,无不浸透着社会各界的关爱,浸透着解放人的心血。可以说,解放路小学的100年,也是临汾乃至山西基础教育发展的一个历史缩影。百年的时间跨度,有了百年的文化厚度,解放路小学经久不衰,靠的正是社会各界的支持及一代代解放人传承的人文精神、价值取向和办学理念。时代的接力棒交到我们手上,需要我们拂去喧嚣,静心回顾,感悟母校成长,培育爱校情怀,从而更好地探索我们的发展创新之路。

  记者:解放路小学百年校史里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出现过哪些英雄人物?

  卫建棠:20世纪20年代初,战争的硝烟席卷全国,以“救亡”为使命的山西省立第六师范附属小学悄然兴起。100年间,她两易其址,六易其名,四次重建,曾经历日寇浩劫,饱受凄风冷雨。不论在哪个时期,她自强不息、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内核不会改变,她重点小学、示范小学的名片不会改变。从建校之初省立六师毕业生直接入职,到20世纪50年代的李洪泽、马显元等优秀音体美专职教师配备,再到每个时代都是优选第一名师范毕业生送至解放路小学任教,及至田家彧、张福保等优秀教师成长为不同岗位的领导干部,每个时代都涌现出优秀的行业引领者,可见学校百年名校的地位。

  解放路小学百年校史中出过许多英雄人物,乔里清(1910—1949)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就读于省立六师附小、省立第六师范、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先后任“抗大”第十二队区队长、中共中央党校总务处长、皖江公安局局长、华东野战军第三纵队锄保部副部长、中共旅大地委社会部副部长、关东公安总局副局长等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中国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乔里清是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时代英雄,是我们永远学习和追忆的榜样。

  记者:解放路小学百年校史传承了怎样的精神财富?

  卫建棠:100年来,解放路小学变的是不同历史时期不同人的探索,不变的是学校一直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从对人的关怀入手,始终实施“五育并举”,为社会培育出一批批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老师们爱校荣校,将自身的成长与学校的发展融为一体,工作中精诚团结、积极进取、无私奉献、敬业爱生,这是学校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全市教育系统党史学习教育中,我们将党史与校史有机结合,在师生中广泛开展了“爱党爱校”知识竞答活动,让师生人人了解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和学校百年发展史,厚植家国情怀,激扬爱国精神,最终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记者:总结百年历程是学校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跨入新百年的起点。解放路小学的未来愿景是什么?

  卫建棠:步入新百年,我们肩头多了一份期盼与责任。我们将致力于将学校办成品位高雅的精品学园、幸福盈心的成长沃土,让师生收获知识的同时展现多样的才能,让教师走向专业化发展,让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从而更好地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目标。

  记者:谢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采访。祝愿解放路小学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谱写出更有魅力更有品格的教育新篇章。

  记者 郭璞 文/图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