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市政公用服务中心防市区内涝工作侧记

2020-07-29 09:08:43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滨河东路立交桥东段下水道篦子破裂,请更换!”7月22日下午,接到巡查员打来的电话,施工员们备齐家伙什儿,火速赶往现场。眼下正值汛期,市市政公用服务中心积极“应战”,针对今年雨水较多的实际,强化组织、协调下设单位及时查“缺”补“漏”,快速扫除道路“陷阱”和疏通下水道“血栓”,以保障市区排水畅通,确保市民出行安全。

  不多时,只见一辆印有“市政设施维护”的三轮车驶入抢修地点。3名施工员二话不说,下车就开始干活儿,先是设置警示区域,接着熟练地发动发电机、切割缝隙、破拆道口、搅拌水泥……用时50多分钟,两块破损的下水道篦子被更换一新,路面随即恢复平整。施工员张茂强在周边插上一块警示牌,提醒过往车辆小心绕行。

  “这个路段过往车辆较多,如果不小心碾压到破损的下水道篦子,极易造成安全事故。我们一接到抢修电话,就要马上赶过来,把危险扼杀在萌芽中。”张茂强简单介绍了几句,便跨上借来的电动车,匆匆驶向下个抢修地点。

  一路上,张茂强时不时向人行道和下水道篦子瞄几眼。他说,但凡路过,总会看看这些地方有没有凹陷、破损,已然成了“职业病”! 这事儿看似不大,却关乎群众切身利益,关乎城市安全发展。因为下水道是城区道路排水的主要通道,篦子有破裂必须及时更换,井道有淤堵必须及时疏通。相比往年,今年雨水偏多,他们的工作量也相应多了不少。

  南外环立交桥西北角下水道口,市市政设施维护中心负责人赵国峰正在现场查看,制定解决方案。张茂强刚一赶到,他就上前介绍情况、布置任务。由于周边饭店长期将泔水直接倒入下水道,剩菜剩饭、餐厨边角料、凝结的油脂等混合垃圾多次将下水道堵死。当天又下过一场雨,雨水向此处涌来,更加剧了堵塞情况,导致此处聚起一条“小河”。

  虽然此时早已过了下班时间,但没有一个人急着回家,大家都在全神贯注地研究眼前这道难题。据赵国峰介绍,排水设施的清淤疏通是保证城区管道日常排水和安全度汛的关键。根据市市政公用服务中心的安排部署,他们每天对辖区人行道、下水道进行不间断的巡查和维护,维修破损路面和篦子,对堵塞的下水道及时清淤、疏通,坚决扫除这些潜在的危险,确保车辆和行人的通行安全。由于今年极端天气较多,加班加点已是常事儿,常常天不亮出门、晚上一两点回家。

  前不久的暴雨,相信许多人仍记忆犹新。为了保障城市排水通畅,他们冒雨“作战”,连续工作十多个小时,连夜把积水抽干,疏通堵塞的下水道。短暂休息两三个小时,他们又投入善后清理工作。在南外环立交桥下,有一处明显的“补丁”,相比周围的路面颜色要浅不少。赵国峰说,经过雨水浸泡,此处严重“起皮”,很容易磕碰到车辆、行人。为此,他们联合市城市管理局和其他相关部门,以最快的速度对路面进行了清理、修补。

  排除了安全隐患,此处又恢复了“车水马龙”。赵国峰接着说,桥下有探测摄像头,积水一旦超过预设的水位线,大屏幕就会亮起“桥下积水,敬请绕行”的红字提醒。字号较大,即使市民离得远也能看清。对此,住在附近的柴先生连连称赞:“那天下大雨,幸好有大屏幕提醒和人员疏导交通,才避免了危险。雨后,市政工作人员很快清理了积水,修好了路面,让我们出行更安全、放心。”

  雨前准备、雨中应急、雨后排查……市政系统工作人员一直在路上,为保障城市“血管”畅通持续发力。在此也提醒广大市民,不要随手把烟头、果皮纸屑扔到路面雨水井篦子下,更不要在上面随意踩踏。尤其是餐饮经营者,为避免排水管道出现堵塞而影响汛期整场排水,应避免将油污倒入下水道。

  记者 李静 闫璟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