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洪兴:身在他乡 心系故土

2020-08-04 08:58:09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我父亲每次谈到临汾时眼睛都是发光的,他经常会问,临汾的空气质量比以前好多了吧?今年的收成好不好?龙祠的水现在大不大……他的心一直牵挂着家乡。”7月30日,记者在与远在云南的秦晋通话后,当即把《全省第一!临汾市区空气质量改善率实现历史性突破》一文的链接转发给他。过了几分钟,秦晋回复:“我读给父亲听了,他非常高兴!”

  秦晋的父亲秦洪兴今年93岁,是尧都区刘村镇人(原临汾县刘村镇南门里),1937年参军,当时只有11岁,是在刘村成立的八路军学兵大队中年龄最小的工作人员,既是女子区队的通信员,也是女子区队队长的勤务员,曾随八路军115师奔赴山东、浙江和上海,后被选送到上海第二军医大学上学,毕业后留校任教至离休,现在云南休养。

  少小离家,随着年岁渐高,秦洪兴的思乡之情越来越强烈,很想在暮年之时多见见乡亲,听听乡音,聊聊过去的故事,了解家乡现状。一个月内,秦洪兴就与刚刚取得联系的尧都区刘村红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赵刚通了3次电话。

  虽然跨越了千山万水,但赵刚依然能听出电话那端秦洪兴的兴奋与激动。秦老兴致勃勃地讲起他参加学兵队的故事,在他心里,往事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与秦老的通话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赵刚说,“秦老的回忆对于整理家乡红色文化研究及学兵队的历史非常珍贵,也为我编写《刘村红色文化》提供了不少宝贵的资料。”赵刚也特意为秦老作了一首藏头小诗:“秦砖汉瓦皆国宝,洪福齐天时代好。兴业富民盛世举,一代功臣尽歌谣。”以表达尧乡人民对他的问候与祝福。

  记者 韩晓芳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