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访调对接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纪实

2020-10-23 09:15:35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许多原本对簿公堂的纠纷,经过访调对接机制的有效工作,矛盾得到及时化解,这是在市访调对接人民调解委员会经常看到的情景。我市及时将来访矛盾纠纷引入市访调对接人民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访调委)进行调解,许多矛盾纠纷经过工作人员一遍又一遍的耐心协调,一次又一次的认真沟通,“双输”的局面最终迎来转机,朝着“双赢”的结局发展。

  为把大量的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使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委政府办实事的决心,2018年12月4日,我市成立了访调对接人民调解委员会。据悉,访调对接机制建立一年多来,借鉴枫桥经验,如春风化雨般为受访者排忧解难,提升了市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自成立以来,通过访调对接,成功调处信访事项266个、口头调解680多个,调解化解成功率达91%,挽回当事人经济损失9860多万元,实现了群众来访矛盾纠纷化解和人民调解工作的良性互动。

  临汾新闻网讯

  2019年7月25日,襄汾县王某来到市访调委反映:2011年9月1日,他驾驶自家小汽车造成交通事故,不慎将曹某撞伤被认定负事故全部责任。由于双方对赔偿数额争议较大,难以达成一致,此事一搁就是8年,导致双方矛盾冲突严重。后来王某从电视上看到市访调委解决纠纷又快又好,几经周折遂找到了市访调委,希望能够得以解决。

  市访调委受理后,与襄汾县法院多次沟通,在襄汾县法院的配合下,找到了曹某的家属(原告曹某已经过世),由于纠纷时间长达8年,曹某家属与王某积怨很深,调解几次进入僵局。市访调委迎难而上,一方面注意安抚好曹某家属的情绪,一方面围绕法律和情理对曹某家属做了大量的工作,最后王某一次性付清了剩余的赔偿款,原告的子女也谅解了王某。

  市访调委成立之初,就组建了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人民法院陪审员、心理咨询师等组成的人民调解员队伍,实现信访与调解深度融合、无缝对接。对调解不成或调解难度较大的案件,访调委还采取法律援助、劳动仲裁等形式,切实打造矛盾化解、诉讼服务、法律援助、劳动仲裁、访调对接的“五位一体”模式。

  建章立制——优化新格局

  市访调委紧紧围绕“源头预防”“规范运作”这两个重点,根据信访工作实际,不断优化访调对接运行机制,建立了自下而上层层排查、突出重点集中排查、抓住苗头超前排查、严格制度定期排查“四排查”工作制度,利用市、县、乡、村四级网络体系,把排查的触角延伸到每一个角落。

  市访调委还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组织扎根基层、贴近群众的地缘、人缘优势,广泛发动全市所有村居、乡镇(街道)和行业性专业人民调解组织和调解员,对易引发群众来访的社会矛盾纠纷,早介入、早预防、早化解,真正做到排查走在调解前,调解走在激化前。

  对一些重大疑难信访问题,市访调委通过召开听证会、协调会帮助解决,并加强指导督办、相互配合、集中攻坚。

  案结事了——提升新成效

  市访调委始终坚持“事要解决”这一核心,因案施策分类调解,逐步总结提炼出“巧借外力法、释法引导法、冷热处理法”等3种调解办法,成功调处了一批疑难信访案件,有效提升了访调对接新成效。

  今年1月3日,上访人刘某等20余人集体上访,反映某公司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市访调委主任陈耀峰接到信访局访调对接移送单后,迅速与农民工代表取得联系,调查拖欠农民工情况,并且赶赴该公司进行实地调查。1月8日,市访调委一方面与该公司沟通协调,另一方面把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反映给该公司的上级单位;同时组织以刘某为代表的农民工和公司有关负责人召开协调会议。之后,经过三轮调解,1月13日,刘某与该公司达成一致意见。1月14日,该公司把拖欠工资350万元转给刘某指定的账户。至此,这一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经过访调委工作人员十余天的调解得到圆满解决。

  市访调委成立以来,真心实意为民解难,把大量的矛盾纠纷解决在了基层、化解在了萌芽,为推进全市高质量转型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先后获得2019年度全市法律服务工作先进集体、司法部“大排查、早调解、护稳定、迎国庆”专项活动表现突出集体荣誉称号、省司法厅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现突出先进个人等荣誉……一个个闪光的荣誉,就是对市访调委出色工作的褒奖。

  记者 李媛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