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交出高质量答卷

2021-12-16 09:03:53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村里多年没亮的路灯亮起来了,昔日尘土飞扬的泥土路变成了宽阔平坦的柏油路,因灾受损农房重建修缮工作扎实推进,农村改厕工作“快马加鞭”……天寒人不闲,冬日战犹酣。临汾1.3万新一届村(社区)干部正迅速进入角色,奋力当好基层发展的“领头雁”。

  今年7月份以来,全市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省委、市委部署要求,高标准谋划、高质量推进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共选举产生村(社区)“两委”班子2131个、干部1.3万名,整个过程严谨规范、平稳有序、风清气正,一大批党性强、作风正,有能力、有情怀的优秀党员进入党组织书记队伍,真正选出了好“头雁”、好“班子”,换出了新气象、新活力。

一次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生动实践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做好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的根本保证。我市坚持把党的领导作为一条红线贯穿始终,建立完善齐抓共管“责任链”,确保换届工作沿着正确方向进行。

  市委高度重视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市委常委会多次研究部署换届工作,市委书记闫晨曦亲自担任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亲自进行动员部署,多次深入村(社区)调研指导“两委”换届工作,以上率下带动各级党组织书记认真落实第一责任人职责。

  县乡党委扛稳换届工作的主体责任、直接责任,坚持“书记抓、抓书记”,主要负责同志一线督战、一线指挥。400余名县级领导班子成员包联145个乡镇(街道)、1462个村(社区),1万余名乡镇(街道)干部和驻村干部全员压上,逐一摸准吃透村(社区)情民情,做到基本情况、班子运作、党员现状、人选储备、群众诉求、风险隐患“六个清楚”,做到掌握选情心中有数、解决问题应对有策。

  市换届工作领导小组发挥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作用,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郝献民多次调度推进、一线调研,与县(市、区)委组织部长逐一谈话,指导各地把准方向、抓好落实。市换届办先后9次召开换届工作推进会、视频调度会,编印《换届选举工作流程图》等系列资料,指导各地依法依规做好相关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分别包联2个重点难点或换届工作推进迟缓的村(社区);市委组织部指导各地确定137个试点村(社区),先行先试,打造样板;市委组织部部务会成员每人联系指导2-3个县(市、区)的换届工作;市县两级99个督导检查组对县乡两级全程跟踪指导,全市上下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齐心协力、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一次村(社区)干部队伍素能结构的整体提升

  此次换届产生的村(社区)新一届领导班子,任期与“十四五”高度契合,是把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落到实处,把美好蓝图转化为具体实践的重要基层力量。在推进换届的过程中,我市把选配好村(社区)“两委”班子特别是党组织书记作为重中之重,精准施策、靶向用力,确保选好头雁、配强班子。

  用“高线”选书记。各地围绕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旗帜鲜明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用人导向,积极拓宽用人渠道,采取稳妥有序“退”一批、好中选优“留”一批、就地取材“选”一批、广开门路“引”一批、因地制宜“派”一批的“五个一批”办法,把工作实绩显著的党员、人才选出来用起来,一大批“双好双强”、懂发展善治理、有干劲会干事、能够带领群众推进乡村振兴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换届选举产生的1927名村党组织书记,本村致富能手有728人,回引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本乡本土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等各类人才375人,同时,308名选派到村任职的机关事业单位干部顺利当选村党组织书记。通过广开渠道、广纳英才,全市农村干部队伍实现了格局性变化、整体性重塑,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同时,认真落实中央“积极推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居)民委员会主任”的部署要求,涉及换届的村(社区)“一肩挑”比例达到97%,村(社区)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进一步巩固,村级重大事项民主决策机制进一步健全,工作运行机制更加顺畅,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得到有力夯实。

  用“标线”优结构。严格落实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任职资格条件有关要求,全力推动新一届“两委”班子结构优化、整体功能增强。村(社区)“两委”干部平均年龄分别为43.3岁和37.5岁,较上届分别下降4岁、6岁,“两委”班子35岁以下年轻干部配备率100%,45岁以下村党组织书记的占比达52.1%。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占比达65.5%。

  用“红线”严把关。严格落实“15种不能”候选人资格负面清单,所有村(社区)的换届人事安排方案,均由县级包联领导与乡镇(街道)党(工)委共同分析研判、共同研究确定,所有“两委”换届人选任职资格全部经县级联审机制严格审查,并由县级党委组织部门与乡镇(街道)党(工)委共同考察,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人选全部由县级党委常委会研究决定。通过县乡联审,全市有220人因不符合资格条件被取消参选资格。

一次依法依规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集中示范

  村(社区)“两委”换届是群众“家门口”的民主政治“现场直播”,也是坚持党的领导、发扬民主和依法依规办事相统一,发动党员群众有序参与政治生活、共同谋划基层发展的重要契机。

  为切实扩大群众参与,充分动员群众选出自己满意的“领头雁”“当家人”,各地组织党员干部进村入户,与党员群众交流谈心,利用微信、微博、抖音、手机客户端、宣传条幅等渠道广泛深入宣传换届政策,确保换届政策规定让党员群众充分知晓,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及时向党员群众公开,人选酝酿确定广泛听取党员群众意见,代表推选、投票选举等各个环节引导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切实保障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村(社区)“两委”换届政治性、政策性、程序性强,只有依法依规进行,才能经得起检验。市县两级举办136期培训班对9100余名业务骨干进行换届政策培训,促使大家熟练掌握法律法规、熟悉选举操作程序。各地坚持把依法依规办事作为一项政治纪律来执行,提前组织开展实战演练,不折不扣履行法定程序,坚持全程纪实登记、全程督促指导、全程签字把关、全程阳光操作,有效确保了换届过程合法、结果有效。

  广大党员群众对“两委”换届工作的认同感和获得感普遍增强,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到换届工作中来,庄严行使权利,认真投出选票,既选出了自己满意的当家人,又在思想政治上受了教育有了提高。

一次基层政治生态社会生态的持续优化

  换届纪律是否严明、换届风气是否清正,直接关系着换届工作的成败,关系着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我市坚持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从严狠抓选风选纪,持续营造严的氛围,以铁的纪律护航换届选举。

  换届工作中,各地坚持教育在先、警示在先、预防在先,采取谈心谈话、观看警示教育片、签订纪律承诺书等多种方式开展换届纪律教育,教育引导参与换届的人员正确对待“进退留转”;加强换届风险预判、做好预案,深入排查整顿选情复杂、组织涣散、信访矛盾突出的重点难点村(社区)。全市各级开展警示教育200余场,开展谈心谈话1.5万人次,实现了对参与换届的村(社区)“两委”成员谈心谈话100%,对候选人进行换届纪律作风集中培训100%,对参与换届工作的人员签订遵守换届选举纪律承诺书100%,重点难点村(社区)在换届前全部整顿到位。

  同时,开通村(社区)“两委”换届信访举报专线,对群众来信来访线索坚持“当天接受、当天呈报、当天交办”,及时转各地换届办核实查处,限期上报处置情况,把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始终保持对违纪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从严从快查处违反“十严禁”行为,让投机者“心有所畏、行有所止”,确保换届选举风清气正。全市共查实违反换届纪律案件9起,党纪政纪处分4人,组织处理3人。基层普遍反映,这次换届,既是一次党心民心同频共振的换届,更是对基层组织建设、基层政治生态、城乡治理水平的一次整体优化升级。

  耕耘更知韶光贵,不用扬鞭自奋蹄。全市1.3万名村社干部正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状态奋力开局,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认真办好“开门一件事”,切实打响履职第一仗,努力赢得工作“开门红”。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道路上比学赶超的生动画卷,正在临汾城乡大地徐徐展开!(通讯员 翟艳民 吴宗哲)

     

责任编辑:姚建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