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声细语讲文明
12月10日傍晚,记者和朋友在市区一家饭店用餐时,旁边桌上的几名男子高声谈笑,互相劝酒,聊到兴起时甚至拍起了桌子,丝毫不顾及他人感受。由于声音大,不少客人在点菜时不得不对服务员高声喊话。
“在用餐高峰时段偶尔会出现这种现象,我们会及时提醒,客人也都表示理解,但还需市民自身提高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的意识。”店内一名服务员无奈地说。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的现象,如在公交车、火车车厢、医院病房、图书馆等等,或旁若无人打电话,或三五好友大声聊天,高分贝的噪音让人十分反感。
公共场合大声喧哗不仅有损自身形象,也侵犯了他人的公共权利,扰乱了公众秩序。无论身在何地,每个人都应提高自身文明修养,多一分自律,多一点公德心,说话时轻声细语,勿扰他人。(本报记者)
小小问候暖人心
刚上公交车,司机便很礼貌地举手打招呼:“您好,欢迎乘车,请往里面走。”这一声问候,温暖了不少上车的乘客,更引来前来临汾办事的张女士的一阵夸赞:“每次上车,司机师傅都会微笑着问候,让我这个外地人感到特别温暖。为临汾的公交司机点赞。”
“不仅如此,每当有人下车,司机师傅们都会提醒大家注意安全,特别是遇到老年乘客,总是耐心等候老人们坐稳后才发车……”落座后,依旧感动不已的张女士向记者说着临汾公交的种种好。一个小小的问候,不仅改变了车厢环境,还加深了外地乘客对临汾的印象。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句普通的问话,一个小小的举动,都可以打动人心。过收费站时向收费员说一声“辛苦了”,下车时对司机说一声“谢谢”,到办公室时对同事说一声“你好”……当每个人真正做到了这一点,我们的社会一定会更加和谐美好,城市文明的正能量才会不断传递。(本报记者)
做好孩子领路人
乱按电梯按钮、随意蹦来蹦去,乘坐电梯时,遇到这种现象着实让人提心吊胆。近日在市区某商场,一名约四岁左右的小男孩在电梯里来回跳,把电梯按钮当成玩具,并按下了所能够得着的多个按钮,而家长却在一旁玩手机。旁人好心劝阻之后,家长却表现出了极度的不情愿。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最重要的领路人,幼儿的一举一动都需要他们去引导。可该名家长不但不去制止孩子,还不接受别人的善意提醒,十分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更重要的是乱按电梯按钮或蹦跳易引起电梯故障,造成安全隐患。
父母的言传身教胜过万千名校,无论是生活习惯,还是礼貌教养,父母都要以身作则,及时纠正孩子的不文明行为,从小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行,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本报记者)
滑轮上街隐患多
“脚踩滑板车还戴着耳机,在非机动车车流中穿来穿去,速度比电动车还快,看着都后怕。”近日,提及发生在眼前的惊魂一幕,市民杨女士依旧胆战心惊。
前不久,杨女士在尧贤街非机动车道上骑行时,一位年轻小伙踏着滑板车突然从身边快速滑过,因前方的电动车驾驶人往左侧拐了一下,与刚好经过的小伙来了个“亲密接触”,导致双方重重摔倒在地,紧急刹车的杨女士也被后方电动车追尾,虽然都未受伤,但让大家受到了不小的惊吓。事后,杨女士直言:“这不是拿生命开玩笑吗,骑个滑板车上路,万一出现意外,不是撞着别人,就是伤害自己,这样的耍帅要不得。”
这些看似时尚酷炫的“玩具”,实则安全隐患不容小觑。滑板车、平衡车等操控性能差、危险性高,上道路行驶极易引发交通事故。为了自身安全,在此提醒骑手们,切勿把“玩具”当交通工具,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选择远离人员集中的公共场所骑行,避免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安全隐患。(本报记者)
责任编辑: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