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日报评出2021十大新闻事件·十大新闻人物

2022-01-06 09:13:15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编者按

  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我们踏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大力实施“1355”战略,开创了临汾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局面,交出了一份来之不易的“临汾答卷”。

  2021年,我们感受最深的是奋斗,目睹了临汾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见证了砥砺前行的每一步,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一个又一个排行榜上闪耀着令人自豪的名字——临汾。2022年,我们将与这个伟大时代一起,与这座奋进的城市一起,与每个临汾人一起,刻画“临汾瞬间”的春风和煦,续写“临汾故事”的时代篇章,描绘“临汾崛起”的宏伟蓝图,打造“幸福临汾”的美好家园。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步入2022年,回首2021年的过往,盘点2021年的成就,太多振奋人心的事件和感人至深的人物,为我们意气风发走向未来积蓄了奋进的力量。今天,本报特别评选出2021“十大新闻事件”“十大新闻人物”,展示全市发生的喜人变化和辉煌成就,进一步激励和动员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在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征程中凝心聚力实干、奋力争先崛起,共同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临汾篇章!


2021一幅幅画面催人奋进

  1 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2021年“七一”前后,我市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活动,回顾党的光辉历程、展示党的辉煌成就,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2021年6月28日,我市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6月29日,我市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暨全市“两优一先”表彰大会,并举办了中国共产党临汾市历史展览;7月1日,市领导集中收看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实况;7月12日,我市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座谈会。同时,市领导分赴各地开展走访慰问活动,为老党员、困难党员等送去温暖;各级各部门通过文艺汇演、颁发纪念章、重温入党誓词等形式,营造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浓厚氛围;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通过各种方式抒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之情,表达“永远跟党走”的坚定信心。

  (详见《临汾日报》2021年6月29日、6月30日、7月2日、7月3日、7月13日一版,7月1日4版)

  2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及“争先、进位、崛起”解放思想大讨论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委精心安排部署,周密组织实施,全市党史学习教育呈现出高起点开局、高标准推进、高效率落实的良好态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涵养情怀、淬炼胆识、汲取力量、激发斗志,切实将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激发出来的爱党爱国热情、干事创业激情,转化为攻坚克难、真抓实干的自觉行动,在全市形成了凝心聚力实干,奋力争先崛起的浓厚氛围。为进一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2021年11月8日,市委印发《关于开展“争先、进位、崛起”解放思想大讨论的实施意见》,在全市开展为期三个月的“争先、进位、崛起”解放思想大讨论,切实用大讨论推动工作、促进发展。11月18日,《山西日报》一版“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 市委书记访谈”专栏刊发对市委书记闫晨曦的专访——在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全省第一方阵;12月13日,《临汾日报》一版刊发市委副书记、市长李云峰署名文章《解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四个密码” 奋力书写新时代赶考路上“临汾答卷”——深入学习贯彻山西省第十二次党代表大会精神》。两篇重要文章为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争先、进位、崛起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详见《临汾日报》2021年2月23日、8月21日、11月19日、12月13日一版,11月12日二版)

▲图为中国共产党临汾市第五次代表大会会场。

  3 中国共产党临汾市第五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2021年9月26日至28日,中国共产党临汾市第五次代表大会召开。大会全面系统总结了临汾过去五年的工作,实事求是分析了今后五年临汾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确定了“1355”战略,对我市在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全省第一方阵作出全面部署,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市委、市纪委,对于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凝心聚力实干,奋力争先崛起,奋进新时代、奋斗新征程、夺取新胜利,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详见《临汾日报》2021年9月27日、29日一版)

▲图为深化市校合作实施“双千工程”启动仪式现场。

  4 深化市校合作 实施“双千工程”

  2021年,我市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深化省校合作的战略部署,坚持“一把手抓第一资源”,市委书记、市长亲自挂帅、双组长推进,市委组织部长靠前指挥,8个牵头单位统筹实施、20个市直单位全面参与,17个县(市、区)紧步跟进,市县两级密切配合,积极对接,省校合作呈现出“协同推进、整体成势”的良好局面。特别是市第五次党代会把“深化市校合作,为人才培养创造条件”列为“二十件大事”之一,确保深化省校合作工作在“十四五”时期一抓到底、久久为功,形成以“钉钉子”精神狠抓落实的常态长效机制。2021年11月15日,我市启动市校合作“双千工程”,旨在用三年左右时间新引进1000名以上高层次人才、落地1000个以上市校合作项目,全力打造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

  (详见《临汾日报》2021年10月23日二版,11月16日一版)

  5 “三个一批”集聚发展新动能

  2021年1月1日、3月22日、7月16日、10月30日,我市四次与全省同步举行开发区“三个一批”活动,“签约一批”项目83个、“开工一批”项目72个、“投产一批”项目64个。2021年,我市坚持把项目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支撑”,举全市之力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引进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同时,各级各有关部门持续推进“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深入开展“入企入园入区”服务,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能。

  (详见《临汾日报》2021年1月4日、3月23日、7月17日、11月1日一版)

▲图为竣工通车的市区解放东路高架桥。

  6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

  2021年,我市持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加快城市更新,城市品质、气质、价值不断提升。2021年2月23日,2020-2021年度第一批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名单揭晓,市区滨河西路立交桥工程榜上有名;7月14日,市区中大街南延燃气工程完工通气,进一步优化了城市燃气管网布局;7月25日,市区中大街南延(五一西路——西赵路)竣工通车,完善了该区域交通路网;8月16日,市区解放东路高架桥竣工通车,架起了市区东西的快速通道;10月1日,市区体育街南延竣工通车,缓解了老城区南北交通压力;10月21日,市区水塔游园建成开放,为市民提供了又一处休闲、娱乐、健身场所;12月21日,尧都区尧贤街北延工程跨洰河大桥最后一个桥冠完成吊装,目前,尧都区跨涝河大桥、洰河大桥及尧贤街南北延道路工程已经完成建设任务,全线通车。 (详见《临汾日报》2021年3月4日、8月17日一版,7月16日二版,7月30日三版,2021年10月1日、10月21日、12月21日《临汾日报》微信公众号)

  7 4项发现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2021年10月18日,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公布了“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山西共有5项发现入选,我市襄汾丁村遗址、襄汾陶寺遗址、曲沃晋侯墓地及曲村—天马遗址、侯马晋国遗址独占4席。这些发现具有重大科学价值和意义,在中国考古学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和作用。

  (详见2021年10月18日《临汾日报》微信公众号)

  8 灾后重建创造“临汾速度”

  2021年9月22日至10月中上旬,我市遭遇有记录以来最强连续强降雨过程,导致部分农田被淹、房屋倒塌或受损。灾情发生后,我市精准施策,专班调度,压实责任,加快推进受损农村住房重建修缮,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创造了灾后重建的“临汾速度”。截至2021年12月24日,全市15946户重建修缮任务全部竣工,竣工率100%,已入住14516户,入住率91.03%,排名全省第一。其中,拆除重建任务3866户,已入住2436户,入住率63.01%;修缮加固任务12080户,已入住12080户,入住率100%。

  (详见《临汾日报》2021年12月28日一版)

▲图为运动员在全国射击锦标赛(飞碟项目)上参加比赛。

  9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

  2021年,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特殊形势下,我市成功举办了全国射击锦标赛(飞碟项目)、中国网球巡回赛“建邦集团”山西·临汾网球公开赛等重大体育赛事,彰显了承办重大赛事的能力和水平。同时,一批年轻优秀运动员接连涌现。在2021年7月举行的第十四届全国学生运动会上,临汾三中夺得一金两银,其中该校高一年级学生席小璇获女子单人操金牌;在2021年9月举行的第十四届全运会上,我市参赛运动员有10人次进入前八名,共斩获1金2银1铜,特别是苗婉茹以超世界纪录的成绩荣获射击项目女子50米步枪三种姿势比赛金牌,创造了我市在历届全运会中的最好成绩。

  (详见2021年5月21日、9月30日《临汾日报》一版,7月27日三版)

  10 安泽县蝉联全国平安建设最高荣誉“长安杯”

  2021年12月15日,在北京召开的平安中国建设表彰大会上,安泽县荣获“2017-2020年度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称号,并被授予平安建设最高荣誉“长安杯”。这是该县自2017年首次问鼎“长安杯”以来,再次获得这项殊荣。

  (详见《临汾日报》2021年12月17日一版)

航拍镜头下的临汾市区格外美丽。


2021一张张面容温暖人心

▲ 贺星龙

  1 贺星龙: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贺星龙,大宁县徐家垛乡乐堂村党支部副书记、乡村医生。出诊17万余次,医诊病人4600多人,行程40多万公里,免收出诊费累计达35万余元。多年来,无论是烈日炎炎的夏天,还是寒风刺骨的冬天,都丝毫阻挡不住贺星龙出诊的脚步,他用爱心和坚守服务这片黄土地上的父老乡亲,用瘦弱的身躯守护着乡亲们的健康。在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脱贫攻坚贡献奖”“最美奋斗者”“白求恩奖章”“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之后,2021年6月28日,他再次走进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全国“两优一先”表彰大会,获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详见《临汾日报》2021年7月7日一版)

▲ 丁玉萍

  2 丁玉萍:

  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丁玉萍,山西玉和泰煤业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多年来,她饮水思源、致富思本,时刻心怀感恩、真情回报社会,坚持扶贫济困、修路架桥、引水解困、抗灾救灾、建设村镇……为慈善公益事业和贫困群众捐赠6亿多元。连续12年,为5个村4500多人缴纳医疗保险,为1000余人缴纳养老保险。她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矿长、“山西省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山西省三八红旗手”,被中国公益事业促进会授予“中国公益事业十大爱心大使”。2020年荣获山西省脱贫攻坚奖奉献奖。2021年2月25日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详见《临汾日报》2021年3月16日一版)

▲ 冯玉堂

  3 冯玉堂:

  “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

  冯玉堂,蒲县红道养老院院长。“要让无依无靠的老人老有所依、安享晚年。”这是冯玉堂在2008年养老院开办之初就许下的诺言,13年来,他心怀大爱、再难不说难,像珍爱生命般信守承诺,向每一位孤寡老人敞开大门,把老人当作亲人,悉心照料每一位来院的老人,让养老院成为老人们温暖的家园,被誉为重信守诺的“信义院长”。先后接收来自全县8个乡镇的五保户120多人次,年龄最大的93岁。在2021年11月5日,荣获“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详见《临汾日报》2021年11月8日一版)

▲ 史临爱

  4 史临爱:

  获“生命英雄·免疫英雄”全国优秀案例表彰

  史临爱,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科长、主任医师。在疾控一线工作32年来,她脚踏实地、无私奉献,用实际行动践行和诠释了一名疾控战士的使命担当。2003年非典、2009年甲流、2020年新冠,每次疫情来临,她总是冲锋在前、逆行而上,始终坚守防疫第一线。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她坚持奋战在疫情防控最前沿,应急处置冷冻食品、环境、境外来(返)临人员等核酸检测阳性事件十余起,参与重大活动防控保障、指导疫苗接种1500余次,为我市疫情防控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她撰写的《某地首起由GⅡ/3型诺如病毒引起的群体肠道感染报告》作为典型案例,在全省交流。2021年,先后荣获山西省优秀医师、山西省五一巾帼奖章、2020年度“生命英雄·免疫英雄”全国推选优秀案例奖。

  (详见《临汾日报》2021年12月22日二版)

▲ 王渊

  5 王渊:

  山西华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王渊,山西华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作为山西装备制造龙头企业的掌门人,他通过产业横向扩张、产业链上下游整合、全新领域开拓的“三轮驱动”发展模式,全力打造华翔(洪洞)智能家居产业园、华翔(翼城)工业装备科技园、华翔(甘亭)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三园”建设;推进华翔智能科技孵化园建设,布局3D打印、智能制造两大高新科技产业,生产属于山西的高科技终端产品,带领华翔股份坚定走全球化发展战略,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铸就了我市在装备制造领域的三个行业第一:智能家居核心零部件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工业装备零部件单厂规模全国第一、智能家居机加工能力全国第一。在他的带领下,华翔集团先后斩获山西省科学技术奖、中国机械500强企业等重大奖项,为我市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全省第一方阵贡献了华翔力量。

  (详见《临汾日报》2021年3月22日、12月23日一版,2021年4月28日《临汾日报》微信公众号)

▲ 苗婉茹

  6 苗婉茹:

  全运会女子50米步枪金牌获得者

  苗婉茹,中国射击运动员。2021年9月15日,在第十四届全运会女子50米步枪3种姿势决赛中,我市选手苗婉茹以466.9环的成绩夺冠,并打破意大利选手在2015年打出的464.7环的世界纪录,为山西省体育代表团摘得本届全运会射击项目首枚金牌,这是苗婉茹首次进入该项目全国比赛决赛。她在2017年山西省射击冠军赛中获得3枚金牌并打破女子10米气步枪省运会纪录,在第十三届全运会射击女子气步枪比赛中获得团体亚军,在2018年澳大利亚青年射击世界杯女子步枪三种姿势比赛中获得第三名。

  (详见《临汾日报》2021年9月16日一版)

▲ 申青林

  7 申青林:

  全国优秀农民工

  申青林,临汾市鑫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负责人。他出身农村,社交面极其有限,却能一次次从省、市、县各个级别的工匠和拔尖人才海选中脱颖而出;他学历不高,初中尚未毕业,却获得24项国家专利,小到便民利民的农用家具,大到服务于国家建设和行业革新的环保设施。他艰苦创业富而思源、不忘乡梓,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普通共产党员肩负的责任。先后获得“临汾市五一劳动奖章”“临汾市首届平阳工匠”“临汾市高层次人才”等荣誉,2021年1月6日,荣获“全国优秀农民工”称号。

  (详见2021年1月9日《临汾日报》微信公众号)

▲ 刘小元

  8 刘小元: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刘小元,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临汾供电公司带电作业班班长、工程师。从事工作的13年时间里,刘小元用娴熟的技术和规范的动作,创下了7500余次带电作业“零失误”的安全生产纪录,为我市减少停电时间98200小时,多供电量5700万千瓦时,为企业和社会创造了巨大经济价值。先后荣获省电力公司电网检修生产技能专家,市首届“平阳工匠”、省特级劳动模范。2021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详见2021年4月28日《临汾日报》微信公众号)

▲ 王晋刚

  9 王晋刚:

  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

  王晋刚,襄汾县古城镇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自2014年担任关村党支部书记以来,他团结带领全村干部群众,谋发展、兴产业、抓治理、惠民生,创造了“关村经验”,跑出了“关村速度”,提升了“关村颜值”,成为襄汾县乡村振兴的一面旗帜,关村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镇”“全国环境整治示范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国家森林乡村”等多个“国”字号荣誉,他本人先后荣获“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山西省最美基层干部”“三晋英才”。2021年6月28日,荣获“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详见《临汾日报》2021年7月6日一版)

▲ 谷婷婷

  10 谷婷婷:

  全国优秀教师

  谷婷婷,汾西县勍香九年一贯制学校副校长。2010年参加工作以来,她扎根农村教育战线,恪尽职守,任劳任怨,以满腔热情耕耘在讲台上,为农村教育事业呕心沥血,教育教学成效显著。多年来,她时刻把关爱孩子放在教学工作的首位,累计帮扶留守儿童80余人。先后荣获汾西县“优秀班主任”、“汾西县骨干教师”、临汾市“百优教师”、临汾市“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教师”等称号。

  (详见《临汾日报》2021年9月18日六版)

  照片除由本人提供外,均来自临汾日报摄影部。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