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国内频频获各类“国际大奖”,还暗自高兴呢,以为咱们真的站起来走向世界了,想不到原来许多“国际大奖”都是山寨版,是外国人专门为中国人量身定做,忽悠我们的!看来,“牙防组文化”已经发扬光大,走出国门了。洋水的“国际大奖”泛滥,引得国人趋之若鹜,乐得骗子心花怒放,怪谁呢?我看,不是“敌人太狡猾”,而是“我们太无能”。中国钱多人傻,没辙。
不久前,韩国歌手张娜拉在韩国称“每次制作费紧张就来中国演出”,就是“钱多,人傻,快来”的国际版,惹得许多愤青一片骂声,可冷静想一想,张娜拉说错了吗?没有,她只不过是说了一句不该在公开场合说的大实话而已。
不说中国商场里的国际奢侈品牌普遍比美国贵50%以上、外国已滞销的高油耗汽车在中国热销,不说英国前首相布莱尔深圳20分钟50万美元出场费……仅《环球时报》最近就连续报道过许多同类事件,如上月底揭发外国的“野鸡大学”专门骗中国留学生的事实。数天前,还原了奥地利“金色大厅”的真面目,谁出钱就可以租用,而我们还把它当作音乐圣殿……
山寨“国际大奖”为何独在中国吃香,某些人明知有诈,也心甘情愿花钱购买?说穿了,无非是迎合、利用国人心灵深处的崇洋媚外情结。也许中国落后得太久,连最后的一点自信也荡然无存,什么都渴望洋人来证明、肯定。国外一项研究证明,男人看见漂亮女人会变“傻”,原因是男人此时急于取悦美女,其他思维则变得迟钝、混乱。同理,人一旦崇洋媚外,急于取悦外国人,也会犯迷糊:洋文凭就是高水平,洋商品就是好商品,洋奖就是最高奖……甚至连买到外国垃圾债券,送钱给别人花,也笑得合不上嘴。
盲目崇洋媚外本来就是傻,加上有几个钱,于是就成了“钱多、人傻”。外国不是道德国,洋人也不都是君子,明知你“钱多、人傻”也不赚。于是,一出出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傻事就发生了。
崇洋媚外,是政治、经济、文化等不自信的表现,这在若干年前,还容易理解,人穷志短,而到今天,为什么仍然如此浓厚?莫非,它已融入我们的文化基因,成为一种习惯?值得我们反思。(广州日报 练洪洋)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 李甲】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上一篇: 抢“国际大奖”意在国内忽悠
下一篇: 文学批评要讲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