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雷锋要“与时俱进”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哼着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刘女士告诉记者,她是伴着这首《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曲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她说,那个年代,在雷锋精神的鼓舞下,好人好事不断涌现,特别是在青年人中,做好事者更是层出不穷。
“那个年代人们的思想比较单纯。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变迁,今天的人们已进入一个文化多元、价值多元的时代,再加之一些人缺失诚信,让人们做好事也多了一丝困惑。当年,你看见一个老人摔倒在地,你一定会把他扶起来,搀送回家,人家会认为你是在做好事。可今天就不一定了,路过的人不敢去扶,心中总会想:他会不会有心脏病?会不会被人撞了没人管?做了好事,到时又落得说不清楚怎么办?”刘女士说:“所以,今天我们学雷锋做好事也要‘与时俱进’,依法、用法去做好事,每个人要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比如,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就应该发扬雷锋的钉子精神去钻研、去努力;作为企业职工,就应该爱岗敬业,勤奋工作;作为国家干部,就要一心为民,公而忘私。正像雷锋所说:‘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当中去’,这就是新时期身体力行的雷锋精神。它不仅仅体现在学习雷锋月,更多的应该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记得上小学时,三月是文明礼貌月,‘学习雷锋好榜样’‘五讲四美三热爱’都是那个年代最流行的。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学雷锋也从3月变成了3月5日一天,到现在,似乎快要被人们遗忘了,以至于一些人产生了‘雷锋精神是否已经过时’的质疑。”在市直单位工作的陈先生出生于1971年,也是在雷锋精神影响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他对雷锋精神的传承同样有着自己的见解:认为雷锋精神已经过时,其实是走入了学习雷锋的误区,这些人简单地认为“学雷锋”就是“做好事”,还有些地方、单位大搞形式主义,结果学来学去出现了就是为了“应应景”的“雷锋三月来了四月走”的现象。陈先生说,学习雷锋,弘扬雷锋精神,就是要把单纯的“学雷锋做好事”深化为“学雷锋做好人”,真正领悟雷锋精神的精髓所在,并把它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融入到身边的点点滴滴小事里。”
学雷锋就是“帮助别人收获温暖”
“80后”的年轻人,被认为是社会的新生一代。他们有思想、重个性、追求自由。在他们心中,又是如何诠释雷锋精神的呢?
张国斌是一位典型的“80后”,充满朝气又年轻干练。大学毕业后经过几年的“闯荡”,现在是市区南外环康源市场经理。康源市场是去年刚刚成立的以副食批发为主的大型市场,创业之初,资金非常紧张,但是,就是在这种起步维艰的情况下,“康源”在成立后的第一个春节到来之际,走进附近亢家庄的10户特困家庭,为他们雪中送炭,用他们的爱心帮助别人,收获温暖。
“我觉得学习雷锋、发扬雷锋精神,并非只在每年的雷锋日里动员大家,走出家门,走上街头,做几件惠民益众的好事。”在张国斌眼中,雷锋精神就是潜移默化,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他说,会将这支爱心接力棒一年一年传递下去,传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帮助别人,收获温暖。这是很多“80后”及“90后”年轻人对雷锋精神更为人性化的解读。28岁的小霞是位大学生村官,上任4年来,她总坚持定期走访村里的孤寡老人,每次去时,都要给老人们带些吃的、用的,询问他们的生活状况,看看他们需要哪些帮助。
“雷锋精神其实并不遥远,新生入学时,帮助他们拿拿行李,节假日进社区做义工,捐助一下有困难的同学,做志愿者等等,这些虽然都是一些小事,但也同样能体现雷锋精神的价值。”正在上大三的崔华杰同学认为,雷锋精神应体现在日常小事中。他说,去年夏天,学校里一位学生不幸得了尿毒症。同学们都自发地为其募捐医疗费,有空就去医院照顾看望他。“虽然,我并不认识这位生病的同学,但我也去看望了他,我觉得这并没有什么,大家都这样做,你也觉得顺理成章。帮助别人,哪怕就一句暖心的话语,也是一种温暖。”小崔说:“雷锋精神的核心,其实就是这种关爱和无私付出,大家都希望这个社会能充满关爱、充满人情味,这样,世界就会温暖,人类就会更加和谐。”
学雷锋应成为常态行为3月3日中午,在市区解放路一所中学门口,几名刚放学的初中生争相回答着记者的提问。
“上小学的时候,老师就给我们讲过雷锋,说他坐了一路火车,做了一路好事。老师说,学雷锋就是要有爱心,当同学遇到困难,当同学学习下滑时,去积极帮助他们。”一名小姑娘说。
“老师让我们学习雷锋的钉子精神,在学习上勤奋努力,刻苦钻研,将来长大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一名男同学抢着回答。
“老师说,学雷锋就是从身边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关爱同学,尊敬长辈。”
“老师说,学雷锋就是要学习雷锋热爱集体、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比如,好好学习,帮助同学,帮助爸爸妈妈做家务……”
虽然采访中,大多数孩子不一定知道“雷锋日”,但提起雷锋精神,他们都能说出“关爱、奉献、无私”这些词语。
“一些孩子虽然不知道‘雷锋日’,但这并不能证明雷锋或者雷锋精神被人们淡忘。”该中学的一班主任焦老师对记者说:“如果一定要说‘淡忘’现象,那么,淡忘的仅仅是人名,是词语。换个角度来思考,能否记得住雷锋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把雷锋精神所体现的无私、关爱、理解和奉献传承下去,并且发扬光大,让它融入到社会发展之中,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人们一种常态行为。”
记者 李晓琳
【责任编辑: 刘静】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