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一些企业的违规违法行为后,引起了社会强烈反响。国家质检总局对此“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在晚会播出当晚连夜赶赴现场开展执法检查,对晚会曝光的天津锦湖轮胎有限公司、河北石家庄宝洁纸业及晨光造纸厂霸州分厂等,迅速组织了执法检查。
一旦媒体曝光一些违规违法行为,就会引起了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并纷纷采取有效措施治理这些违规违法行为。这种做法令人深思:监管部门早干什么去了?为何不在违法违规行为曝光前采取措施,将这些违法违规扼杀在摇篮里?
监管部门在媒体曝光后的“高度重视”、“迅速行动”、“严肃查处”、“举一反三”措施虽然比对问题视而不见、纹丝不动高出一个境界,让人欣慰,但作为监管部门,老放“马后炮”,满足于对社会、对舆论的“交待”,这是远远不够的,被动行政永远无法掌握主动权,更难以防微杜渐,长治久安。
一些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为了节约成本,谋取高额利润,丧失诚信,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生产和销售质量低劣商品和有毒副作用产品,其最根本原因固然在企业,是一些企业丧失诚信,缺乏起码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所致。但如果我们不断地追根溯源,就会发现,在许多不良商家的背后,都隐藏着监管部门的失职渎职,如果监管部门在商品生产过程中,或者流通市场前能够履行自己的职能认真检查,我想这些在流入市场后才被发现的违规违法商品,是应该能够得到有效遏制的。政府设置一个监管部门,并赋予它的权力,实质上就是明确其责任。那么,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就应该算是失职。监管部门失职,造成的危害是不容忽视的。从人们的吃饭穿衣到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离不开监管部门对商品的监督,任何一方面的忽视,将直接影响到人民生活的质量,甚至危害到人民生活的安全。
近年来,被揭发的公共安全事件几乎都发端于新闻媒体,但是新闻媒体不可能把触须伸到公共安全的每个角落。违法违规问题的彻底根治,还是需要监管部门加强自身执法权,主动行使执法权,莫再等事情被媒体曝光后才出击。这样,既是对自己权利的不负责,更是对人民群众的不负责。
但愿监管部门不再放“马后炮
”。(李媛
)
【责任编辑: 李甲】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