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催生“补习班热”?

2011-07-28 10:24: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如果要问,暑假期间什么最“热”?人们会总结出三大热:天气热、择校热、补习班热。
前两项自不必说,现在单就说说这补习班。无论市区中心、学校附近还是居民小区,到处皆有各种各样的特长班、补习班、强化班,还有私塾,不一而足。除了明着挂牌的班,还有许多“暗”班——在校老师租民房办的班。明明暗暗,这可真是暑期里一道“亮丽”的风景。
与这补习班热相适应的是,补习费也水涨船高。普通的收费标准是每小时30至40元,比这高的比比皆是,总体呈现出校外培训机构收费较低、在校老师补课收费高、请家教收费最高的趋势。

奥数班背后的利益链条
一位校长为记者描述了奥数与择校升学“畸形嫁接”的过程:“上世纪80年代,我国培养的首批参加国际奥数竞赛的高中学生被清华、北大等校免试录取。有些学校看到培养奥数获奖学生有利于提高升学率,开始办奥数班,录取学生也要看奥数成绩,商家也从中发现商机。于是,奥数班从高中延伸到初中、小学,最后泛滥于全国。”2005年,教育部曾下发文件,要求各地取消升学看奥数的做法。然而,教育部门的明文规定并没有使“疯狂的奥数”降温。
另外一名资深奥数培训人士勾勒出一根“疯狂奥数”的利益链条:培训机构―学校―老师―学生。“通常情况下,培训机构先找到名校校长,然后再由校长推荐名师,聘其担任奥数培训老师,后者再动员学生报名,到培训机构上奥数培训班。”
奥数班陷入“越治越热”的怪圈。记者调查发现,奥数顽疾难治,驱动力首先是“奥数经济”。据知情人士介绍,目前临汾市大约有4万多名小学生,按参加奥数培训的占30%算,以人均培训费用600元至800元计算,其催生的市场规模接近千万元,加上由此衍生的编写教材、开办辅导班、组织奥数考试等,整个奥数班的“市场蛋糕”更大,各个环节皆有受益,也难怪大家都围绕办班乐此不疲。正是庞大的“奥数利益”,阻挡了教育主管部门一次次发出的“禁令”。一些名校口头上表示执行国家规定,背地里却继续以奥数作为录取门槛。

在校老师办班收益丰厚
国家根据学生成长需要规定了相应的假期,就是为了让孩子劳逸结合、健康成长。而这些补课班、提高班、托管班的泛滥存在,掠夺了孩子们的自由,同时也给家长加大了经济负担。调查中发现,尽管政策“严厉”,仍然有老师校外参与培训班的暗度陈仓行为,相当于把学校补课逐渐转移到社会上,这使学生的负担更加重。还有的学校出于创收目的把校舍出租给培训班,客观上也助长补课办班行为。早在放假前市区大街小巷就有不少宣传单在一些中小学门口派发,当中有些“特别”的补课班的宣传资料上,并没有写上开班人的名字,而是只留下了联系电话,号称“在职老师,包你满意”、“学校办在家门口”等广告字眼,显得很神秘。据一位业内人士透露,在职班主任假期“挂牌”办提高班早已成为公开的秘密。这种提高班上课地点不在学校里设教室,而是在职老师利用暑假空档在社会上设班,同时因为是在校教师更有经验,其收费也比普通补课班要高。由于不敢打广告、发传单,有的教师会在课堂或家长会上“暗中宣传”,或通过学校保安人员向前来咨询的家长提供相关信息。经了解,老师把时间投入“补习班”,一个暑期办班收入最少超过两年的工资,还有的老师当家教20天收费超万元。这么巨大的收益,也难怪许多老师会动心。

谁在催生“补习班”热?
在升学这一根无形的指挥棒下,满城的补习班都办得“红红火火”。大多数人总是将办补习班归咎于办班者的利益驱动和教育部门的监管不力。但是,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家长才是补习班热背后的最大推手。
众所周知,上补习班的并一定是学习差的学生。许多家长明知孩子的基础并不差,但还是迫不及待地让孩子进补习班。更有甚者,给孩子超负荷地报班,例如每天早上8:00——9:30学英语;10:00——11:30学数学;下午3:00——5:00学舞蹈,晚上还要写作业。这样的生活就和正常上学一样,哪里还有放暑假的乐趣?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家长们乐此不疲地让孩子进补习班主要有以下几种心态:一是望子成龙的浮躁心态。明知道自己的孩子不需要这个,还是要报。看到别人的孩子上补习班心里就慌,只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怕孩子落在中间。二是择校的需要。比如小学升初中,许多学校都要考奥数和英语等,家长们为了孩子考上名校,就要上补习班进行“强化”。三是家长工作特别忙碌,上补习班也属无奈之举。如今社会快节奏,家长压力大没时间管孩子,把孩子留在家里,就怕他们上电脑、看电视,明知道在补习班里不一定能学到什么,但还是要把孩子放在那里,就是为图个省心。还有的家长为了讨好老师,把孩子送到教师那里上课,目的既是为给老师创收,也为给孩子开点“小灶”。
在某名校的一个在外开班的老师说,承受着升学率压力,以及家长的巨大期望值,很多学校或老师即使不想补课也不得不补课,别人补了,你不补,家长也会说我们做班主任的不尽力。”所以有的老师在校外上课也有不情愿的成分,很多也是碍于家长的情面。
除了上补习班,家长为了请到所谓名师补课,有的甚至开出了天价的补课费。记者曾亲闻一位煤老板找到一位“名师”,一个小时出800块钱给儿子补课,愿不愿意?“名师”无奈地说,钱再多也不行啊,我的课表已经排满了,就让我休息休息吧!试想,在家长们如此推波助澜的情形之下,在如此自觉自愿、供大于求的情形之下,办班热”岂不是越来越升温,补习费岂不是越来越高得离谱?此情此景,难道仅靠教育部门的三令五申和严打严查能治理得了的?(记者 郭璞)

 

  【责任编辑: 李甲】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