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执法说城管

2011-07-27 09:48: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7月18日,《南方都市报》报道,武汉市江岸区城管局台北中队一城管协管员在和同事例行检查时,被流动摊贩打伤在地,并被当街扒掉衣服。
城管与摊贩,仿佛是一对永不调和的矛盾体。永远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你追我赶,永远上演着“敌进我退,敌退我追,敌驻我扰,敌疲我打”的游击战术。
近年来,国内城管与摊贩之间的冲突事件屡屡被见诸媒体。美化城市环境,净化城市窗口,城管执法人员职责所在,功不可没。但是,为何执法常常会伴有纠纷?城管究竟该如何执法?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
城管执法的场合是马路执法、一线执法,面对的管理对象又多是困难群体和弱势群体,所以执法难度可想而知。执法中碰到“要钱没有,要命一条”的情况更是让工作人员陷入尴尬境地:你不让我摆摊,我无法生存;你没收我的东西,我财产受损失……所以,只有跟你拼命,才能保障我的“利益”。
但换位思考,我们也需理解城管执法者的艰辛。试想你是执法人员,当你一次又一次的向乱摆小摊的摊主做思想工作而他们依旧在街边大声吆喝时;当你声嘶力竭地向占道经营人员宣传法律法规而他们不予理会时;当你捉住了一个经常乱贴牛皮癣的人员而他毫不在乎时;当你一次一次地警告、一次一次提醒、一次一次的奔波却没有多大效果的时候……也许多一份理解,就能多一次忍让,多一次化干戈为玉帛。
7月19日,四川新闻网报道,成都300余名新录用城管执法人员学习柔性执法。何为柔性执法?负责该课程讲解的西南交大教授周静认为,就是要培养公共服务意识,在自身工作、生活中达成高效的沟通与协调。
是啊,当我们在执法过程中遭遇各种抵触之时,提升沟通技巧显得尤为重要。很多时候,沟通不是简单的说话,也不是一味说服别人,而应该在理解差异的基础上解决问题,多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有时一个语气、一个眼神都是沟通。
社会需要和谐,城市更需要和谐。沟通可以化解误会,解除矛盾,提高工作效率。以柔制刚,文明执法,是一种技巧,是一种手段,更是一种主动,一种意识。当然,制度上的协调,观念上的改变,措施上的创新,也必不可少。当城管与小贩“化敌为友”,我们这个社会不就可以减少许多烦恼了吗!(晓琳)

 

  【责任编辑: 李甲】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