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交通是城市的窗口,这样的小环境往往浓缩着一座城的人情冷暖。
8月13日上午,在浙江温州打工的许兴权、唐苹夫妇乘坐中巴车赶往医院待产,途中妻子羊水破裂,丈夫向司机求助遭拒,司机称“你们下车吧,别弄得车上又脏又臭”。车上有几名乘客也嚷嚷着让夫妻俩下车。被赶下车两分钟后,妻子唐苹在马路边产下一名女婴。(8月15日新华网)
早前的8月6日,一位辛苦捡纸板与塑料瓶的头发花白的老人,带着几大包物品登上上上82路公交后,遭到一男乘客的谩骂。最终,老人携带的纸张、塑料瓶多数被扔下车。驱逐老人的司机,目前已被停职调查。牗8月11日《东方早报》牘一辆公交车如何容不下一个拾荒老人,或是一个待产的孕妇?市侩嘴脸的背后分明是对他个人格尊严的蔑视。如果驱赶还只是涉事司乘个人素质高低的问题,那么其他乘客对这种缺少人情味的言行随声附和或漠然处之,则成为一种群体性冷酷。骨子里高傲的“公交冷漠”,俨然是城市的污点。
高楼大厦能够引起视觉愉悦,车水马龙可以营造现代繁华,而一次偶发事件常常常会显露城市的“真面目”。对于一座陌生城市的印象,我们通常会从有限的人或事中得出结论,它虽然不尽科学,却是个人的真实感受。设身处地的想,“公交冷漠”的一幕,一定会给上述拾荒老人、待产孕妇和他们的家人留下心灵的阴影,即而对整座城市形成成见。也许有人说,这样的弱势个体对城市声誉产生不了致命威胁,但它实在是每一个心怀善念、文明现代的城市居民的耻辱。
城市的发展进程,离不开白领精英,同时也离不开普通的劳动者;城市的正常运转,多由外来务工人员承担脏、苦、累的劳动工种;城市的文明进步,无法拒绝弱势群体的存在,相反还要给予应有的关注。每一个自诩为城市主人的人,以怎样的心态对待身边的弱势群体,点滴之间体现着这座城市具有怎样的胸怀、怎样的品格。宽容是现代开放城市的品格,“她”的市民需要以阳光心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弱者。
“公交冷漠”是城市的污点,也是市民的耻辱。如同街道上有了垃极,环卫部门会及时清理,城市有了污点,也需要及时擦拭,只是它用的不是扫帚和清扫车而是城市的宽容和人与人的关怀。
“公交冷漠”的卑微和龌龊反衬着大爱的可贵。杭州“最美妈妈”吴菊萍的临危托举、丽水“最美姑娘”叶霄雯的火海救人、酉阳“最美女孩”余书华的人工呼吸,以及“7·23”事故后“最美城市”民众救援的群像……在许许许多多人和事中,我们感受着人性的光辉,也看到了城市的温情一面。少一点污点,多一点光辉吧,这才是城市的希望所在。(孙宗林)
【责任编辑: 付基恒】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上一篇: 撑起“一把伞”的善意之举
下一篇: “47号公告”诚信伤口又撒了把盐